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太平阙>第29章坐论国策

区区二十四字,当是令拓跋绰五脏俱惊。

拓跋昇官拜大司农数载,虽说只负责掌管草原的经济,却也常与大君拓跋力微、五大王和各部曹上官针砭时弊,早已练就出治世之才能。听闻苏德之言,无形中似有强烈的召唤之感,那是一种士人偶得治国安邦之策的喜悦。

“何为兵农合一,何为府兵之制,捐俸募粮又当如何施行?苏德,你快细细说来。”拓跋绰郑重其事,起身聆听。

“二殿下,草原乃苦寒之地,天灾常有,却不足为虑,真正之大敌乃是南方独孤氏、贺兰氏各部族,以及西部长城以外的豫州高巨族。我朝数十万大军皆屯于两地,然军饷消耗甚重,以致于国库空虚,物资极度匮乏。若以兵代农,赏其土地,就地耕种,以其所纳之粮养兵,闲时农耕练武,战时批甲杀敌。假以时日,必可不用民间一粒粮食,便可养我朝百万雄兵。”

苏德稍顿了顿,见一旁的拓跋绰眉头渐渐舒展,于是又问道:“二殿下,以为如何?”

“妙啊!如此不仅能让将士们自给自足、解决物资粮饷问题,而且还可充盈国库,顺行田农令,为草原开垦难以计数的农田。”

拓跋绰拍手叫好,短暂欣喜,愁容又显,他说:“南方与西方气候不同,土质又相差甚远,若是统一等数纳粮,只怕将士们又觉不公,长此以往,恐有浑水摸鱼。若将田地设立品级,按照品级不同纳粮,倒也能避免此类问题。只不过,如此便又有可能造成将士耕田以自肥,贪污中饱,无暇边防的现象。”

“光在青阳以南、西部长城地区实行屯田备战之策尚有不足,此二地相去甚远,距都城亦不甚远矣。一旦发生内乱,或是敌军渗入两地与后方联系,必将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殿下可基于我朝对现有土地划分的区域,再细作划分,则战略要地,设府屯兵,如此边防旦有异动,便能诸方策应。”

“以往我朝征兵,乃是从各部族中征选壮丁,尤以权贵部族为先。施行府兵制,除了招大族世家、商贾望门子弟入府以外,可再招有足够良田跟中的士族子弟入府服役,如此权贵、商贾、士族形成多方制衡,便可避免诸多问题。凡事入府服兵役者,免其家赋税,毕以闲职相授,长其名望地位,收回所赐良田,留待后用。”

“举草原富庶之家子弟入府,士兵无论是见识智慧、体格品行上皆有提高,此策周全,甚好!”拓跋绰赞叹道。

“二殿下也可趁此时机大行推广田农令。现今草原上万顷良田多数为各部族大家族所掌,所收佃租为六成收成,朝廷亦是六成,如此导致百姓宁为大家族的佃户,也不愿为朝廷耕种。”

“究其原因,百姓们贫困潦倒时可向大家族借贷,而为朝廷耕种,穷困时却告贷无门,二殿下身居大司农多年,应是深有体会。”

“寒门贫农维持生计本就困难,若是能得荒地耕种,免去两三年税赋,足可温饱。日后再降低赋税,百姓们必会感恩朝廷,摒弃成为大家族的荫户。”口干舌燥的苏德连干了数杯烈酒,打了一个酒嗝后,这才看向一旁沉默不言的拓跋绰。

拓跋绰用着奇异地目光看着苏德,心中翻腾蹈海。他深知苏德之所言可谓是一针见血,句句切中要害,也知这般涉及军队、时政和民生,极具有建设性的策论,绝非是苏德一个身在野外的小子所能有的见地。

拓跋绰思来想去,觉得定是呼伦泰大将军借苏德之口相告罢了。只不过,有一点着实令他想不通。

呼伦泰既已决定拥立四弟拓跋昇,他大可袖手旁观,借助大君之手扫平我这个阻碍,可是他为何还要相助于我呢?难道呼伦泰料定我不会与四弟争世子之位,还是说别有深意?

此事,四弟又是否知情呢?如若知情,四弟又在图谋些什么呢?

苏德见拓跋绰沉默半晌不言,于是试探着问:“二殿下,可有何不妥之处?”

“苏德,你且说捐俸募粮为何,莫非是买卖官职?”拓跋绰回过神来问。

“那倒不是,买卖官职岂非乱了朝纲。草原虽说粮食短缺,饥荒蔓延,但对富庶望门,权贵群臣并无甚影响。说一句放肆的话,即便草原冻骨累累,二殿下也不会为饥饿犯愁。”

说于此,苏德抬眼看了看拓跋绰,见其并没有生气的意思,于是继续说道:“兵农合一,屯田备战,施行府兵,推行田农,这些虽是长计,却也难解决当下所遭遇的问题。苏德认为,想要解燃眉之急,除了开仓赈粮以外,还需向文武百官募捐钱粮。”

“哦,向文武百官募捐钱粮?苏德,这恐怕有些异想天开了吧。”拓跋绰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文武群臣身份地位高人一等,在朝堂上高谈阔论社稷大业,其实比起坊间小民亦无甚区别,甚至过犹不及,比那些寒门贫农更重利,想让他们捐献钱粮,无异于天方夜谭。

“二殿下,如若大君亲自擢升官员职品,加赐虚职,再由殿下出面讨要情面,文武群臣可愿以其食禄救济灾民?文武官员尚能捐献俸禄,那些豪门望族、富甲商贾呢?”

苏德点到为止,他相信以拓跋绰的政治智慧,必能举一反三。

拓跋绰举杯悬而不落,片刻之后,满饮烈酒,随后起身来到苏德身前,大笑道:“苏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这个混世魔王不鸣则已,一鸣便是平地起惊天雷啊!”

“苏德信


状态提示:第29章坐论国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