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这个郭嘉不一样>第23回登门拜访

话分两头各表一支。

在郭嘉参与曹老板议会之时,离去十日之久的曹婷却带着两个贴身侍卫踏入了长安的地界。这位大小姐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正是去替郭嘉宣名。

这里的宣名可不是字面上“自报家门”的意思,而是去宣扬某人名气的意思。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可是没有科举制度的,真正的科举制度是要从隋朝的隋文帝杨坚才开始算起。

那么问题来了,那东汉末年是怎么选拔人才的呢?这就要说到另一种选拔人才的古老制度——“举贤”制。

“举贤”制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沿袭到东汉已经趋近完善,讲究“乡举里选”再层层递进。

可老话说的好,任何一种制度即便再完善,都是有漏洞可钻的。

譬如,直接跳过底层推举,寻当时名动天下的大儒、大贤或是权臣,让他们去评论一人,即便这人本是寂寂无名,但只要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也会变得名噪一时,进而身价飞涨。

“月旦评”活动也是由此应运而生。

曹婷第一个拜访的自然是其老熟人,同时,也是自己的闺中好友蔡琰了。

可哪知,她这一登门,发现蔡府上下竟无一人出来应门,且熟悉的蔡府大门还被官府贴了封条。

咯噔一声,曹婷心中有了些不妙的猜测,便使人四处打听,直到护卫来报,才从护卫口中得知蔡家噩耗。

原来,董卓即死,朝中便遭逢巨变,不但王允被满门抄斩,连与曹操交好的蔡邕蔡大家也未能幸免,被有心人无端打上了董卓一派的标签,下场自然何其凄惨。

又道蔡文姬,她可是在洛阳出了名的大才女,世俗人称其“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其才气可见一斑,最关键的是,她还长的漂亮,“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这等形容词放她身上,那感觉丝毫不显丁点儿的突兀。

就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是问谁不垂涎?便是几年前出嫁给了短命鬼卫仲道,半道得了个“丧门寡妇”的污名,追求她的王公贵族子弟也不见鲜有几分。

于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迁都长安之后,曹婷便与这位好闺蜜失了联系,没想到,短短几年分别,再见时,已是物是人非。

许是红颜天妒命运多舛吧,曹婷感慨之余便勒令左右加派人手打探蔡文姬的下落。

当然,曹婷也没忘了此行的目的。虽然蔡邕一家遭逢大难,但是宣名事宜也不能就此耽搁下来。

于是乎,曹婷又出长安转道去了弘农郡。

至于曹婷为什么要去弘农郡,那是因为此时的弘农郡是由平阳侯张济驻守,更确切的说,她是去找张济身后的谋士——贾诩!

贾诩乃何许人也,自不用多加赘述,其人便在后世也是耳熟能详。纵观三国诸多谋士,若说郭嘉用计堪称“鬼(诡)”,卧龙用计称为“正”,那贾诩之计就称为“毒”了。

贾诩之计虽少,但每每计出便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也因此,证明了其“毒士”之名。

可鲜有人知晓,贾诩与曹操也是故交,更是曹操长女曹婷的启蒙先生。

有了这层关系,曹婷即便此行真暴露了身份,也大可保平安归来。

闲话不提,只说曹婷轻车入了弘农,几番询问终是寻到了当地的郡府。

“敢问来者何人,能否通报个姓名?”

这弘农郡郡府的看门侍卫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看那人携左右趋近,便不禁多看了两眼。

只见那人长着一张少见的鹅蛋脸,肤白须净且衣着光鲜,身后跟着的两位汉子却是魁梧健硕眼透精芒,用脚趾头想想就知来者不凡,暗自揣度,许是哪家公卿子弟出外游历,路过弘农,这才来上门拜会。

遂一改往日嚣张拨扈的态度,反倒有些恭敬地询问着眼前三人的来历。

不用说,门卫眼中的三人正是女扮男装的曹婷及其两位侍从。

曹婷也不回礼,只拿修饰过的两条“大浓眉”挑了两个门卫一眼,张口就问:“汝等可知贾文和贾先生且在府内?”

俩门卫暗自对视了一眼,也不急着答话,仅用两人能看的懂得微表情示私下议论了起来。

“兄弟,这人谁呀?竟如此嚣张!”

“嗨,这我哪儿知道啊,总之……貌似大有来头,咱们还是少惹为妙。”

“嗯,有理!”

曹婷见两人挤眉弄眼,不禁秀眉一抖,厉声质问:“问你们话呢,莫非皆哑巴了?难怪,难怪张济只能做个镇东将军。”

嚯,这小年轻好大的口气!敢在张将军府邸前直呼其名讳,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活腻了就是真的大有来头。

两门卫嘴角一抽,想到一块儿了,瞧情况后者的可能性更靠谱点儿。

“额……这位公子莫要心急,小人等尚未知晓公子尊号,又如何替公子前去禀报贾军师,若,若公子方便,还请示下。”一人赶忙圆场道。

“汝等向贾先生言是许昌故人来访,文和先生自会明了。”曹婷轻哼一声,就没拿正眼瞧过俩人。

“这……”另一人迟疑了一声,面露为难之色。

府内之人皆知贾先生好清静,若是通报的不清不楚,或是因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扰到他看书、歇息,总会引来贾先生的一通责骂。这事儿,几乎已经成为了府内下人们心知肚明的惯例了。

曹婷的耐心极为有限,这一次她直接将脚踹在了朱漆大门之上,愠怒道:“愣着


状态提示:第23回登门拜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