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宋慈全传>中国古代制度和国民性的演变

在现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我国古代制度是封建落后的,国民性也是愚昧无知的,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有劣根性。

但我现在要说的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

中国古代的制度其实有许多先进的地方,甚至现在西方制度的有些方面在我国古代也有所体现。至于国民性,也不是一开始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那只不过是清朝后期和民国时候我国国民的样子。

制度与国民性是有很大相关性的。就像西方中世纪的骑士精神,与“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先秦时期其实也是一样。

中国的封建制度比较短暂,主要就是周朝时期,包括西周和东周(这里的封建制指封邦建国,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封建主义”和“封建社会”)。当时东周列国之间作战的时候也是很讲究“骑士精神”的,一开始都是战车对战,不玩什么计谋。宋襄公与楚国作战时讲“仁义”的故事广为流传,现在一般认为他的行为很迂腐,但在当时很长的时间里,宋襄公的形象可是非常正面的。还有史官宁可被杀,也要写“崔杼弑君”的故事,也是贵族精神的一种表现。

这种类似于“骑士精神”的风尚,是由当时的贵族制度决定的,也只在贵族之中流行。和中世纪的西方类似,当时实行分封,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封给大夫。比如在秦国变法的大夫商鞅,他本姓公孙,叫公孙鞅,是因为秦孝公将商这个地方封给了他,所以他才被称为商鞅,也因此他也叫商君。后来随着各国变法,贵族特权被剥夺,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君主和中央直接控制了地方,贵族精神也就慢慢没有了。孟尝君三千门客那种情况不复存在,变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不过这种变化是必然的,中国这种四边比较封闭,而内部灾害较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形成中央集权的体制。清朝时要治理黄河,往往都几乎要把国库中的银子全拿出来才能治理得住,如果仍然还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分裂,各诸侯国分别治理,那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情况。所以,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哪个分裂的时期,都是想着要统一的,特别是黄河流域的政权,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之后的经济重心南移之后。这也是古代往往是北方的政权统一南方政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致说一下秦统一之后中国古代的制度。先秦时期的集权制度还不够完善,到了汉代逐渐形成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制衡制度。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但由于丞相掌握行政,皇帝肯定不放心,而且不可能皇帝一有事情就让丞相过来,所以便渐渐出现了内廷,有了内廷与外廷之别。内廷的尚书台便成为了直接为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后来的丞相如果没有“录尚书事”,便不是真正的宰相。

之后,内廷的尚书台权力延展到了外廷,原来内廷决定的事情还要交给外廷来处理,而现在尚书台直接对下面发布执行命令了,也就慢慢来到了外廷。而渐渐地内廷又出现了新的机构,这便是隋唐时期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了三省制度。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核,然后再交给外廷的尚书省,通过尚书省下面的六部执行,形成了将行政权分割的制衡制度(这有些类似西方的议会对正府的制衡)。

而到了宋代,也许是认为一个机构制定政策、另一个机构审核通过的行政过程太过烦琐,影响效率,因而宋代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形成了中书门下(政事堂),原来两个机构的人在一起协商决定事情,不再走审核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当然也减少了制衡。因此,宋代前期还有一个叫做“三司”的机构,它顾名思义主要是由唐代的盐铁、户部、度支三个司合并而成,但管理范围不只于此,“三司”掌管财政,政事堂的宰相要行使行政权,还要经由“三司”。形成了宰相管民政、三司使管财政、枢密使管军事的特殊制衡模式,另外还有御史台和谏院负责“风闻言事”。

宋神宗时废除了三司,又恢复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后来到了南宋,由于外部军事压力加大,权力逐渐倾斜,门下省和中书省慢慢名存实亡,因而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权臣,制衡制度崩坏。元代一朝基本上是丞相把持了朝政,明朝废除了宰相,也没有形成新的有效的制衡制度,虽然出现了内阁,但这种模式太过脆弱,很容易被太监等势力专权。

所以现在西方的一些所谓先进的制度,其实中国古代都有过类似的尝试,古人对各种模式的好处和弊端也都有所了解,只是之后的元明清时期(实际上是从南宋后期开始的)没有改变倒退的局面,所以才形成了中国古代制度不如西方的印象。

再说国民性。秦朝之后,中国虽然贵族精神不复存在,但又出现了士族阶层。士族和庶族严格分裂,出现了许多世代掌握政权的官宦世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此时在这些家族之中又出现了类似贵族精神那样的特征,这与汉代出现的察举制关系密切,不论是汉代的“举孝廉”,还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都是一种推荐的制度,这样时间一长必须会形成任人唯亲的局面,出现许多势力强大的集团,比如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关陇集团”。


状态提示:中国古代制度和国民性的演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