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个呆板,狐偃准备再一次的开导(忽悠)外甥,这一次,狐偃决定配合肢体语言来一次大忽悠。
于是,狐偃听完踏脚狂喜,抱住对晋文公喜极而泣,斩钉截铁的表示这是大吉之梦,楚王伏地就是认罪的征兆(“楚伏其罪”),今天一定会让楚国吃败仗。
晋文公听完这个小舅解的梦,感受着夸张的动作,将信将疑,也没时间多想,带着疑云满腹的态度去整兵备战。
公元前632年4月4日晨,城濮,天气晴朗,战云弥漫,是一个打仗的好天气。
晋、楚双方都在紧张的排兵布阵,按照约定,只有等双方排兵列阵好了后,才能开打,也就是说只要有任何一方没准备好,就不能开打。
我们再来看看双方阵型布置。
晋军上军对楚军左军。
晋军上军:狐毛,狐偃,率本部兵马。
楚军左军:斗宜申,率申、息二军。
晋军中军对楚军中军。
晋军中军:先轸,郤溱,率本部兵马。
楚军中军:成得臣,斗越椒,率若敖六卒及楚王卫队。
晋军下军对楚军右军。
晋军下军:胥臣,栾枝,率本部兵马。
楚军右军:斗勃,率陈、蔡二军。
双方将佐帅副都在有条不紊的排兵布阵,对阵法进行演练热身,做战前准备工作。
趁战斗还没开始,我们来谈谈,冷兵器时代的阵法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阵法。
“阵,旅也”,古解为旅、为列,所以阵就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阵法即是行军布阵之法。
其次,我们要区别历史上的阵法和中的阵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八阵图,《岳飞传》中金兀术的金龙绞尾阵,《杨家将》中萧太后的天门阵,还有金庸中的天罡北斗阵等等,都是中虚构出来阵法,它们的作用只有一个——为增添光怪陆离的神秘感,提升可读性。
而历史上的阵法,没有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它们只是根据当时的地形环境(平原、山丘等)、战略意图、兵种类别、兵力数量等情况下,而演变出来的应敌队形而已,它们的作用非常明确——为胜利服务。
比如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楚武王的荆尸阵、郑庄公的鱼丽阵,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戚继光的鸳鸯阵,都是为“打胜仗”这个目的服务的。
既然阵法带有一个“法”字,那便是一门学问,深究起来晦涩艰僻,却又精妙无穷,涉及到兵法的方方面面,岳飞曰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我们尝试接触阵法的时候,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阵形,不是摆出来的,而是在实战对抗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为便于理解,我们还是用a君和b君这两个死对头来进行说明。
在蛮荒的部落时期,a君和b君各自只能拥有少数的兵力,小弟们大吼一声“为了部落”就冲上去,战斗画面如同社会人斗殴一般,毫无阵法可言,谁身强体壮武器先进谁就赢。分兵抄后路那是“奇道”,不在本次阵法讨论之列。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兵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战争规模也呈几何指数增长,几千几万的士兵窝到一堆打架,别说你身怀降龙十八掌这样的神功,就连转个身这样简单的动作也很困难,要想有效指挥一场战斗,不可能。
作为政治力量的绝对后援,战争不是拉群架,而是有组织、有规模的两只军队之间的对抗,想要让自己手下的几千上万人能够和对方的几千上万人厮杀,并让不同兵种适应环境,发挥各自的最大效率,就必须有序布阵。
a君首先认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把军队分割成人数若干的方阵,方阵外围的士兵手持盾牌防护自己和内部的士兵,内部的士兵手持长矛,透过盾牌间隙向外发动攻击。
这些方阵密不透风,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和攻击性,经过演练,这些方阵之间又可以相互支援、彼此配合,最大限度弥补了己方单兵作战不足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削弱了对方单兵战斗力强大的优势。
君密密麻麻的长矛方阵像个刺猬一样朝自己冲过来,吓哭了有没有?自己的正规部队像散兵游勇一般,被游走在战场上的a君方阵逐个击破,攻守顿失,还没走到跟前就被对方刺穿。
a君通过方阵这一阵法组织形式,有效结合了兵种优势,发挥了兵力的集中效应,结果也显而易见:胜。
随着社会的进步,往往会带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必然使战争形式发生改变,到了商周时期,a君看着运送辎重的车辆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车辆进行改造,将车辆的机动性和士兵的攻击性相结合,运用于战场,难道不是更好吗?
于是,划时代的大杀器——战车,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战车基本形制为独辕(驾畜直木)、两轮、长毂(轮圈)、横宽竖短的车厢,每车驾2匹或4匹马,4匹马的战车称为“驷”。每一战车载甲士3名,称为“参乘”,还有4甲共乘之法,称为“驷乘”。车上还备有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有柄格斗兵器,合称“车之五兵”。
有了战车,a君便根据战车机动性强、冲击力强的特点,合理的将战车分为左、中、右三个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