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楚820>97、费无极

竞(景)平王就郑畴,讯之于尸庙,曰:“祸败因重于楚邦,惧鬼神之为怒,使先王无所归,吾何改而可?”郑畴辞不敢答,王固讯之,答:“如毁新都戚陵、临阳,杀左尹宛、少师无忌?”王曰:“不能。”郑畴曰:“如不能,君王与楚邦惧难。”郑畴告有疾,不事。明岁,王复见郑畴。郑畴出居路,以须王。与之语少少,王笑曰:“前冬言曰,邦必丧,我及,今何若?”答曰:“臣为君王臣,介备名,君王践处,辱于老夫。君王所改多多,君王保邦。”王笑:“如我得免,后之人何若?”答日:“弗知。”

这是出土的竹简所记载的《景平王问郑畴》一文,内容是讲楚平王心系国家之危难,便问大臣郑畴:“楚国祸乱频仍,恐怕鬼神会发怒,我怎么做才会逢凶化吉。”

郑畴道:“君王英明,如果毁掉新建的城邑戚陵、临阳,杀掉谗佞的少师费无极,大概可以改善国运。”

楚平王摇摇头,说:“我做不到。”

郑畴就警告他:“如果做不到,那君王和楚国都可能遭受不测之灾。”

第二年,楚平王又召见郑畴,笑他:“你曾经告诉我,我们国家会灭亡,我个人也会遭遇不测。现在怎么样呢?”

言下之意郑畴当时是危言耸听,郑畴只好回答说:“君王已经做的挺好了,所以国家没有覆亡。”

楚平王又笑问:“如果我能逃脱灾祸,接替我的人会怎么样?”

郑畴回答:“那我怎么知道?”

一个国家可以缺席圣明的君主、贤良的臣子,但任何时候都不会缺一种人——佞臣。

费无极便是其中佼佼者——千古佞臣。

史书中关于费无极的生平记载很少,《左传》、《吕氏春秋》、《史记》等文献都未记载他的姓氏、籍贯,凭空出现,又归于平静,仿佛他的出现就是为了扰乱朝纲。

楚平王还被称为公子弃疾的时候,奉命前往蔡国出差,因为人彬彬有礼、温文儒雅,郹(ju)阳封人之女一见倾心,背父私奔。

两情相悦之下,很快就有了一个男孩,公子弃疾给他起名为建,后立为太子。

等楚平王即位后,就想着给太子建请一位老师,在他的心中有两个人选——伍奢和费无极。

伍奢,楚庄王谋臣伍参之孙、楚灵王谋臣伍举之子,名门望族,世代忠良,博学耿直,时任连尹。

费无极,特长拍马屁,深受楚平王信任。

一为贤臣,一为宠臣,在那个还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情况下,楚平王举棋不定,就询问蔡朝吴,伍奢和费无极谁适合当太子老师?

蔡朝吴直言费无极贪权好利、心胸狭窄,不可为太子师,建议伍奢。

领导身边总是不缺阿谀奉承的人,他们善解人意、处事圆滑,虽然费无极学识差了一点,但其他方面给楚平王留下了忠诚可靠的假象,也准备找个机会提拔下。

于是,楚平王觉得一个老师太累,病了还没顶替为由,给太子建请了两个老师——太傅伍奢和少师费无极。

费无极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使出浑身解数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没想到还是屈居于不苟言笑的伍奢之下,只做了个代课老师,心有不甘,觉得都是蔡朝吴使坏,想尽一切办法报复。

对于太子建来说,不管是博学多才还是不学无术,任何人来当老师都无所谓,所以对两个老师还是不偏不倚的尊重,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对费无极的看法。

蔡国复国后,蔡平侯把自己的亲信封了高官厚禄,唯独少了功勋盖世的蔡朝吴,但他不居功自傲,恪尽职守。

公元前527年(楚平王二年),费无极找到蔡朝吴,告诉他蔡候是十分相信您的,可惜的是朝中多小人,令其始终得不到升迁,自己实在看不过去,准备去跟蔡候打个招呼,适当提拔一下。

蔡朝吴很感激,觉得原来看错了费无极,设宴招待。人喝醉了话就多,蔡朝吴也一样,借着酒劲,闲话朝中大臣暗昧之事,抒发心中情郁。

觥筹交错尽虚佞,推杯换盏无真衷,有些话是不能随便对人说的,尤其是虚情假意的酒场。

第二天,费无极找到蔡朝吴酒话涉及到的这些人,对其添油加醋进行了转述,这些人听后冷汗直流,一致表示要把蔡朝吴赶走。

在费无极两面三刀的手法下,“蔡人遂朝吴”,蔡朝吴也成了一名流亡郑国的政客。五年后,客死他乡。

当初,蔡朝吴虽然没有支持公子弃疾作楚王,但楚平王对他人品十分欣赏,当得知蔡朝吴“出奔郑”后,非常气愤,质问费无极,费无极反而诬陷蔡朝吴“为人之异”,如果蔡朝吴在蔡国,蔡国迟早会叛楚,他这样做就是“翦其翼”。

这些事被太子建知晓后,觉得他心胸狭窄、报复心强,慢慢的,也就逐渐冷落了费无极。

太子建尊伍抑费,让费无极恨恨不已,他认为一定是伍奢在使坏。

论学识与声望,自然比不了世代忠勇的伍奢,但论投其所好、极尽谄媚这种超能力,费无极表示无人可及。

他还是太谦虚了,能成为后世二千多年许多奸臣的争相模仿的对象,此时的费无极在这方面的功夫自然已经炉火纯青,后世超越者寥寥无几。

五年后,费无极终于等来了机会。

公元前527年(楚平王六年),太子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为了联秦制晋的政治考量,楚平王命费


状态提示:97、费无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