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生
第一卷
第十六章查台账找问题
王阳明,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汉族。明代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此人为官之初经历大起大落,在贵州修文某山洞大彻大悟后青云直上,作者清风明月在其《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其人有重点描述,其主要功绩有平定江西和两广盗乱以及平定宁王叛乱,后在平定地方匪患时病死在出征的路上。
他的作战指导思想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等游击风格,因为他认为决定战场胜利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战场之外,从其某次带兵平叛用优势兵力包围盗匪之后并不着急发动总攻,而是等对方饿个半死才杀进去的行为就可见一斑了。
王守仁,其一生弟子众多,再传又传的弟子那就更数不胜数了,其心学的标志最主要说两点你们就明白了,心学代表思想就是“知行合一”和“解放思想”,这人也怪,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也就是孔孟和朱熹那样的圣人。
不但做成了,还远远超越了前面的几位圣人,因其弟子众多,其心学流传甚广,向东至日韩,向南至东南亚,向西到达欧洲,不用向北,爱斯基摩人今天估计也学不会,他们甚至都没有文字。
后来人对王阳明的评价无一例外的都是高度的赞扬,这里就不细说了,选一两个人的评价足以。
国父孙中山先生: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而带领日本海军舰队取得日俄战争胜利的东乡平八郎有一块随身腰牌,上面只有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王守仁,实乃千古第一圣人也,也有人说其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但个人认为他是唯一的圣人,没有之一。
-------------------------------------
“结婚了呀,儿子都不小了。”
“多久没回家了?”
“过完年就没回家。”
“想儿子吗?”
刘美丽沉默片刻没有回答,侧过头又开始反问林云。
“你结婚了吗?”
“离了。”
“有小孩吗?”
“有个女儿。”
“多久没回去了?”
“和你一样。”
“你想女儿吗?”
“和你一样。”
林云心想我没事找事聊这个干嘛,nnd,真想呀,哪个孙子才不想,工地上有老婆的想老婆,有小孩的想小孩,说为了国家建设在外边坚持简直就是瞎扯淡。
你我皆一样,为这钱财疲于奔命。
要不是为了多挣两个钱儿回家,哪个孙子才会背井离乡的出来修路,建设国家只不过刚好和建设小家的目标重合而已。
都没有那么崇高,所有的崇高都必须有一个衣食无忧的前提。
修路修路,吃灰喝土,有家不回,餐风饮露。
管理人员尚且如此,工人们呢?
他们更苦,他们更累,他们也想家,更想老婆孩子,只是他们不善于表达,他们唯一的心思就是“少下雨多上班,偶尔还能加点班,过年回家发了钱,老婆孩子多花点。”
一门心思的人往往单纯,这是事实,但不是绝对!
工人中有想老婆把持不住的,会去挥洒两个钱释放一下,花销不大,极个别。
监理中有想老婆把持不住的也会去挥洒两个钱……
施工单位同理可证……
没人用纪律去约束他们,更没有人从道德的角度去批判他们,一切的心照不宣都是顺其自然以及见怪不怪。
既非官吏,又非军警,一群离乡背井的农民罢了,没有纪律的约束,没有道德的指责,仍然是寥寥无几的人去和屈指可数的次数,钱还有更大的用场。
“天快黑了,刘工,林工,小彭一会去工队吃饭好嘞,我已经打过电话让他们加菜了。”
桥队老王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刚才在这里,但是离开了一会儿,笑眯眯的望着刘美丽和林云。
林云感觉从桥队老王的笑容中读到了点别的什么东西,我去个屁,傻子才去呢,这里边有道道呀,这是人家和监理的心照不宣,我才不去惹这个骚呢。
300?500?800?1000?统统都和我无关
刘美丽到这边来了三四个月,没有到桥队到处找茬,这就是应当应分的,违规吗?违纪吗?违法吗?
多少都有点沾边,但是很多吗?月均二三百块钱罢了!
“刘工,你去吧,桥队张总这段时间从其它工地过来了,你也没见过,去见个面熟悉一下,今后也好相互配合工作,我就不去了。你也听到刚才卿工说的了,我一会回去还有事儿。吃完让张总送你回监理办正好,你看我这电瓶车也不好载人不是。”
“林工和小彭一起去吧,张总车马上过来接了。”
哼哼,果然有道道,林云是打死都不会去的,小伙子彭鹏也算大半个老鸟了,听得老王这么说也明白了其中的道道,肯定也不会去的。
刘美丽推辞了几下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反正对他来说,哪里都是吃,谁送不是送呢,几人继续扯着咸淡。
不一会儿,来了一辆黑色的大众途观,下来一个黑矮微胖的中年人。
“刘工,林工,彭工,都在呢。”
边说话边往这边来,气,给一人递了一根,自己也抽出一根,几人各自点上。
这张总林云和小彭前两天见过,所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