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乔御都已经做好了讨价还价的准备, 但是他没想到,上面竟然一分不少地把钱给批了下来。

尽管一再强调简政放权,上面批钱经过的手续还是一如既往繁琐。

一个月后, 基因实验室都快弹尽粮绝了, 上面终于来了通知, 可以领钱了。

和他们对接的,是华国人民银行。

为此,银行特地派来分行行长, 进行交接工作。

李华站在乔御身边,一脸梦幻。

“三个月前,您说以后要领几个亿, 我以为是玩笑话……”

他并不怀疑乔御的能力,但是10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个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其他研究员也挂着痴汉笑容地感叹:“我们好有钱哦。”

乔御转身, 表情严肃起来,朝说话的人道:“这不是我们的钱,是国家的钱。我们拿这笔钱是为了继续完成实验。”

思想作风问题, 一直是实验室的头等大事。

有的学者, 在年轻时心怀梦想, 终于铸就屠龙宝刀;年老时却频频爆出丑闻,这是为何?还不是因为心态变了, 被繁华时间的世界迷花了眼。

像是药企、国企、各大生产厂, 经常需要因为原料配比、技术革新等问题, 拜托象牙塔的学者帮忙。

他们这批学者, 可能挣不到钱;也能狠狠心, 挣很多钱。

利用知识上的差距, 利用普通人对学术权威的崇拜, 可以制造出很多骗局。

被警告的科研员心里一颤,微微点头。

-

虽然在乔御这里,实验进行到哪一步,要花多少钱都是有预算的。

但是在钱到账后,他依然没忍住,先一个组发了两千万爽爽。

“不够再来要,”乔御十分大气地说,“不过,按规矩,计划书还是要写的。格式写对,不然不好交差。”

虽然不管是基因实验室还是乔御,都没有声张;但上面批下来十亿科研经费的消息,依然在圈子里不胫而走。

不少人都不知道是该震惊于上面豪横的手笔,还是震惊乔御真的敢申请十个亿。

有的老前辈,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抛头颅洒热血,干了一辈子都没见过十个亿。

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果然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基因实验室俩黄皮肤的外国人,这经费就给的痛快。”

“什么项目一次性要十亿?我也换个领域研究。”

“我觉得,还是学校支持重要……听说没,燕大生科院经费今年历史最低。估计都是给乔御倒贴去了。”

乔御问上面要了十亿,这边,燕大在给科技委报告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再把乔御的实验室算上去了。

少了一个国家项目实验室,能要的经费,也随之递减。

再加上这十亿的确招仇恨,学校的确也不好意思多要。

为此,燕大生科院没少被隔壁化工院和物院联合吐槽。毕竟分给燕大的少了,也相当于动了他们的蛋糕。

只能盼望,乔御真的能做出什么成果了。

要不然生科院铁定被钉在耻辱柱上,嘲笑好多年。以后再有什么大型项目,需要申请大量科研经费,这个失败的例子也会被拿出来反复念叨,凭空增加难度。

至于学校内其他教授的怨言,反倒是其次了。

……

……

拜思集团的心,第一个提了起来。

如果说,非要给全世界的药企选一个龙头老大,那拜思一定高票当选。

这家历史百余年的药企,二战时发家,如今每年都要在科研领域投入百亿。

单从经济体量看,也是全球福布斯排行榜前十里唯一一家药企。

如今拜思集团下,一共有11家研究所,正在研究各个类型的靶向药;另外还投资了7家大学实验室为自己服务。

拜思在亚太地区的总裁,是新加坡籍华裔。姓张,名扬善。

除了是拜思集团的ceo外,还是多家上市企业的股东,可谓商界名流。

别问他为什么要加入新加坡,因为新加坡税少。

张扬善是个对钱十分敏锐的人,一听到10亿,眼睛就难免微微眯起。

又是基因实验室,又是十亿……莫不是在做靶向药?

基因治疗作为攻克癌症的一大手段,一直是投资的热点。

难不成国家这次又下定决心要来研究靶向药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在四年前,华国已经失败了一次。

四位从哈佛回来的华人学者,成立了一家生物公司,又加入了兰陵某所大学,当了生物系荣誉教授。

三年薅华国人民羊毛薅了五个亿,公司还上市了,不少股民赔了个血本无归,公司法人却因为只承担有限责任,赔款没超过2000万。

在现行制度下,实验室的资金管理,其实是不太透明的。

谁也不好说那五亿到底有多少是真的用于实验。

信任的崩塌来的很快,但建立却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反正那之后,国内基本没有实验室,还在研究靶向药了。

张扬善并非生物专业毕业,但是长期在药企工作,耳濡目染也知道点业界知识。

他把基因实验室最近一年发表的论文搜了一下,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发的论文还挺多……”

虽然张扬善看不懂论文,但是他至少明白,cni一区论文,都不是随随便便靠给钱就能上的。

张扬善再一搜实验室负责人的资料,久违的感觉到了一丝危机感。

乔御。

<

状态提示:18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