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的春天,一场罕见的大黄风将村子街道两旁的白杨树上刚刚发芽的枝节刮断,树枝像一支支利箭一样射向附近的街道上和附近人们的院落房屋,有的人家的烟囱被打塌了,有的人家的玻璃被打碎了、有的人家的牲口被打死或砸伤,幸好没有村人受伤。这些白杨树是四十年前的一个村长带领村人栽种下的,而那位村长早就已化为黄土。树木如人,年久必衰,存有隐患。人们强烈要求把老杨树处理掉,然后用卖树的钱重新绿化街道。夏天一到,当时的村长带人砍掉了街道两旁所有的白杨树,外面来的几辆大卡车一并全部拉走,卖树的钱全部购买了跟三五岁小孩一样高的塔柏树,并栽种在街道两边。虽然村人觉得安全了,却又不习惯起来,他们嚷着要栽种小杨树,而村长说塔柏树不仅耐活,而且是大城市里绿化街道时才种的树,人们这才没话说了。后来,很多村人们相继砍掉了自家院里的杨树,有的是卖了钱,有的做了家具,还有的是用来盖了房子,只有少数人家的院子里还有一两棵果树,像梨树、杏树、李子树等。之前,站在田野里望向村子,感觉如同隐藏在一片小树林里,而当时站在田野里再回首看村子,除了房屋就是房屋,一下子显得光秃秃的,就像留着光头的姑娘,实在是遗憾。
每年仲夏,那些为数不多的院里留有果树且是低矮的土院墙的人家,不管是下地干活儿,还是出去做其他事儿,家里总会留人看守,以防那些顽皮又嘴馋的娃娃们来偷,其实也不能说是偷。只能说是瞎闹。娃娃们并非真的喜欢吃那些苦涩的青皮梨、软核的酸杏以及蚕豆大小的李子,他们只是觉得好玩罢了。那年冬至前,有些村人们杀猪宰羊。备好了过年的肉食,但不久就听说有人家搁在院里的猪肉和羊肉丢失的事。这可是头一次听说。村人们不得不不盖房子也得先把土院墙换成高高的砖墙。有果树的人家也干脆砌起了高高的砖墙,这样他们就用不着照料果树了,而被人们叫作懒汉的仍是低矮的土院墙,他之所以被称做懒汉,是因为他的腿脚本还利索,却自己做了一根拐棍,手握处还似像非像地刻了个玩意,他自己说是龙头。村人们有些看不惯,所以就叫他“二懒汉”,连走路都懒得靠两条腿,渐渐的,“二懒汉”就成了他的名儿。他的院子里的那棵孤独的杏树成了娃娃们唯一瞎闹的对象。
一批娃娃们长大了,就不再瞎闹了,但又一批瞎闹的娃娃们跟着出现了,他们当中总有一个被称做“老大”,要当这个“老大”,不是靠家里多有钱。而是要做到“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一个敢进别人家院子的,最后一个跑出来的;第一个敢爬上果树的。最后一个从树上跳下来的;第一个敢掏鸟蛋的,最后一个吃烧鸟蛋的;第一个敢点火的,最后一个回家的;第一个……,最后一个……。当时的那群娃娃们里的“老大”是小龙。他刚做了半年的“老大”,其他娃娃们就不服了,因为他无法带他们从二懒汉家偷到酸溜溜的杏子,这也怪二懒汉午休时不在屋里,而是在杏树下铺了凉席,靠树还立着他的龙头拐棍。小龙为了名符其实地还做“老大”。就出了个鬼点子。
那天午饭后,小龙带他们来到二懒汉家。小小的木院门被在里面锁上,而堂屋的门敞开着。他们见二懒汉正在杏树下睡觉。而且好像睡得很沉。小龙第一个翻墙进了院子,其他伙伴跟着进了院子。小龙带头儿蹑手蹑脚地从二懒汉身边经过,并进了堂屋。堂屋门的两侧有两个空荡荡的泥砌的方形粮仓,东屋的门口旁放着一个大水翁,水瓮上架着一块菜板,菜板上放着一个木质的蒸笼,蒸笼上盖着一块用旧的白布,除此就别无他物。屋顶的椽柃黑乎乎的,墙壁是土黄色的。
“走吧,什么也没有!”小龙悄声说道。
“你说了还要拿东西的!”二东说道。
“是啊,说好了的!”红红说道。
“拿就拿,你们等着!”小龙说道。
小龙说着大步走近水瓮,屏住呼吸,揭开笼上的白布,正要激动又恐慌地朝蒸笼里看时,突然听得二懒汉咳嗽了一声,小龙急忙伸手抓了一个黄澄澄的软绵绵的东西塞进衣服里,转身叫其他已是面如土色的伙伴赶快逃跑,慌乱中一溜烟翻墙跑了。背后听到二懒汉的喊叫声。他们一直跑到村边的一处废弃多年的没了院墙的院子里,也停下来好好喘口气。他们见懒汉没有追上来,这才已经坍塌的土坯屋下开始“分赃”!
“这是什么东西了?”大头看着小龙从衣服里掏出的东西问道。
“这都没见过,这东西是窝窝头!”红红说道。
“我妈做的窝窝头是白的,他这个怎么是黄的?”大头又问道。
“你家的是用白面做的,这是用玉米面做的,所以是黄的!”红红嚷道。
“玉米的好吃不好吃?”二东问道。
“那就看窝窝头里有没有加白糖了!”红红说道。
二东从小龙手里掰了一块,塞进嘴里。
“呸,不好吃!”二东唾着说道。
小龙也往嘴里塞了一块儿,嚼了嚼说道:“我觉得还行啊!”
“哈哈……”红红突然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呀?”二东和小龙一起问道。
“我妈还说了,现在的人不吃玉米了,只有猪才吃!哈哈……”红红笑道。
小龙的脸一下子红的像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