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钰带着两位护院走了,只剩下书礼和青衣老者站在湖岸边,身后湖水如镜,抬头圆月如盘。
青衣老者转头看了看书礼,书礼也正在偷偷打量他,和老者的目光一接触,稍显尴尬地抬头去看明月。
青衣老者笑了笑,对书礼道:“想看看?”
书礼心中一动,眼睛还是没有看他,却默默地点了点头。
青衣老者走去,书礼连忙跟在后面。
只见青衣老者走到护法阵边缘,抬手轻轻一挥,身前突然浮现出一个门洞,像是空气中开辟出来的,中间空,边缘泛着淡淡银光。书礼走过去的时候非常好奇地摸了摸,洞口边缘水润光滑,凉丝丝的。
“是不是很有趣?”青衣老者在前面转身看着他,“还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吧?”
书礼点了点头,说道:“这种白色发光符文,我好像还在哪里见过。”
青衣老者抚着胡须,说道:“你应该熟悉。看你的功法境界,应该是这一辈中的翘楚,一般你这个年纪的后辈,是无法抵挡天一神兽的任何一次攻击的。你刚才虽然受伤较重,但还是抵挡住了它的攻击,现在虽然你强行压制伤势,但能够行走自如,功力也非一般小辈可比。
“由此可以推断出,你在家族中应该有着不低的地位,至少,能够进出天巧阁。而这个护法大阵,同样出自天巧阁,与镇族之宝之一的子母玄珠同出一脉。”说完又转身往前走。
书礼恍然大悟,追上前去,问道:“师祖,我不知道这么叫对不对,父亲刚刚叫您长老,怕是不对。”
青衣老者哈哈一笑:“皆可,老夫出生于书的这一脉,连人生都身不由己,名号已经是最不重要的事啦。”
书礼继续道:“师祖,最近几天,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情,我实在是想不通,所以今夜出来散心,没想到误打误撞到了此处,十分打搅,深感愧疚。不知您是否可以解答弟子的一些疑惑?若能为弟子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青衣老者转身停步,打量着他,在他的光头停留了一眼,说道:“嗯,可以看出你境遇离奇。既然你叫我一声师祖,那这指点,则无不可。不过,我或许未必能够解答你的疑惑,咱旁的抚镜亭坐下来再谈吧。”
书礼跟着老下处的抚镜亭,此亭悬于湖上,依傍岸旁,两端有木板桥曲折通行,亭有双层,飞檐勾角,雕梁纹木,十分精致。最奇的是来到亭子的二楼,往窗外朝湖中看去,圆月、湖水都如同镜子一般,从这个窗户看出去,不论是明月还是水中月,似乎可以伸手可触,建造此处可谓是匠心独运。
青衣老者坐在亭中圆木桌正对窗口的座位上,书礼侍立一旁。脚步声动,书礼看过去,不知哪来的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书童,端了一套茶具过来,放桌上后默默离开。
“坐下喝喝茶吧。”青衣老者说道。
“晚辈不敢。”书礼连忙说道。
“古人曾言,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我都快二百岁了,这些规矩不守也罢,坐吧。”老人熟练地整理着茶具。
“师祖,最近我一直心绪不宁,这几天的遭遇就像是一场离奇的梦一样,不真实,但确实也难以在现实中摆脱,弟子颇为苦闷。”书礼依言坐下,开口说道。
“哦,那你先说说你的经历。”青衣老者说道。
书礼整理了一下思绪,把从执行“曲革令”遇到了然和尚,到意外刺死自己的师弟,一直到回到家族,褪去头上青丝、被众人指责背叛家族等等事情,一一说给青衣老者听,希望他能够为自己指引出一条未来的出路。
青衣老者静静听着,洗出一杯香茗放到自己和书礼的面前,自己手握小巧精致的茶杯,轻嗅茶香,慢慢思考。
一时茶尽,青衣老者把杯子放下,看着书礼,说道:“出生在书家,你应该是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但是,你可曾对书家的历史有过了解?”
书礼一愣,摇了摇头。
青衣老者低头轻抚着茶杯,继续说道:“书家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可谓福泽延绵。但千年前,书家祖先到此地之时,不归山苍茫荒凉,山脚下的栖凤城也只不过是一个破旧的村庄。说起来,书家也有过最为辉煌的时期,书家先祖原本是大武国朝廷的一家重臣,和圣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千余年来,大武王朝帝王更迭,如潮起潮落,似月升月降。大武国出了朝廷,还有许多依附的门派,所罗门、圣书院、佛家南北宗、道家太清门,都是大武国有千年根基的名门大派,互相掣肘,即便互有损伤消耗,依然人才辈出,为王朝重用。
“然而,从千年前一次变故开始,书家先祖因厌倦了朝堂争斗,心灰意冷,举家迁徙,打算归隐此处,专心教育,培养书香子弟,传承薪火。直至书家一位先祖飞天摘星,不归山的名气才在大武国传扬开去。”
书礼听得十分专注,因为家人及家族的学院从来没有如此详细解释过家族的历史,最多不过稍微讲一讲先祖成圣的辉煌盛景,同感荣耀,其余的缄口不言,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青衣老者又重新泡了一杯茶,抿了一口,示意书礼也尝尝看。书礼端起茶杯,已经微凉,但是一口品过,清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青衣老者继续问道:“那你可知天地圣心诀的来历?”
书礼举着杯子,继续摇头。
青衣老者再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