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高唐弃子>第187章 好鱼饵裴炎

裴范先搔搔后脑,不知道如何接下去,倒是李弘,心怀宽广,笑道:“明说了吧,自从看到裴炎的奏疏,我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你小子在背后搞的鬼。”

“说吧,为什么不自己上书?”

李弘柔和的目光却好像是能把裴范先看穿似的,活像x光,穿透力嗖嗖的。

“当然是因为这个计划有很大的危险,我要试探着来。”

李弘都已经明白说话了,他再想隐瞒就实在是太不够哥们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老裴也看出来了,李弘为人宽厚,却也看重义气,被他看做是知己的,只要够朋友,一切都好说。

当然,前提是,你要把他当朋友。

果然,李弘见他说了实话,瞬间脸色就轻松了许多。

“我就知道,你小子一定没憋着好心眼。”

“说说看,问题都会出在何处,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身为国之储君,李弘最关心的就是一项政策推行下去,能不能对大唐有正面的影响,若是真的有缺点,后续的解决办法又是怎样的。

那种顾前不顾后,一拍脑门就冲动的行事作风,是他一定要杜绝的。

“困难其实之前臣也提到过,百姓是否合作,我们的准备是否充分,再加上,能不能把那些不停输入两京的恶钱,全都扣下来,并且让那些私铸的恶人,都能够认罪伏法。”

“这些都需要考虑,并且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本来等到时机成熟,臣也是打算自己上书朝廷的,结果,阴差阳错,才变成了裴舍人去上书。”

看他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样子,李弘便猜到了七八分,这小子肯定是欲盖弥彰。

八成裴炎这老小儿又被他这乖侄儿给蒙骗了,李弘却并不打算追求他们之间的是非。

他关心的,是恶钱到底应该怎样治理。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点,我和裴舍人也是这样说的。”

“益州那边有前朝开掘的铜矿,后来因为战乱频仍,便停了工,臣查阅了这些年的朝廷记载,发现并没有重开此铜矿的记录,想必是被遗忘了。”

李弘颔首,怪不得他这些日子天天泡在崇文馆里,不召唤他他都不出来,原来是为了对照这些朝廷的旨意记载。

“如今,圣人已经下了旨意,铸钱院那边也做好了准备,今后就可以日夜不停的铸钱了。”

“铸钱院的那帮人,以前从来都是懒散过头,就连我都没有把握他们能卖力干活。”李弘感叹道。

范先却不以为然。

初唐时期,大唐的各项政令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到完善推行的,铸钱院那帮老爷们,能够偷懒,主要也是因为有漏洞可钻。

“臣相信,只要能把铜料都供应充足,铸钱院的人也找不出理由继续偷懒。”

“难得你还能如此信任他们。”

李弘这个太子也当了十来年了,在这深宫之中,看过的,听过的,各种大臣之间的推脱,塞责办法,简直是花样百出,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接下来,便是百姓和私铸恶钱的大户,孰先孰后的问题。”

李弘眼前一亮,就在昨天,他还在迟疑,积极推动恶钱治理的裴范先,究竟有没有考虑到私铸大户这个障碍。

大唐法令严明,铸钱院的建设,也是有正式的规定的,各地包括江左地区,各地的铸钱院都是有数的,同时有朝廷指派的专人管理运营。

于是乎,在长江以北,尤其是京畿地区,几乎可以肯定没有私铸盗铸的情况发生。

目前在两京甚至是大唐境内流通的恶钱,主要还是从江左远途运输过来的。

但这并不能表明,在两京境内,就没有打恶钱主意的人,确切的说,这样的想的,大有人在。

否则,一批又一批的恶钱从江南输入,是如何在两京大行其道的,有出货的就肯定有接货的。

长安城内,便有专门做这门生意的豪门,势力之大,根基之深,任凭是深谙腹黑学的皇帝李治,在交手一年之后,也黯然败下阵来。

这些豪门,他们为何会把这种搅乱市场秩序的恶钱,源源不断的引入两京,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众所周知,从某种角度来看,恶钱也是有它的需求的。它能够在两京市场上存在,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有需求。

市面上可供使用的铜钱,数量严重不足,这才给了恶钱钻空子的可能。再者,便是有一部分人暗中推波助澜。

这些人便是趴在恶钱堆上,等着盈利的人。

恶钱和官钱有一定的比价,这个比价不是朝廷定的,而是随着货币的充盈度,自行调整的。

经常使用恶钱的百姓们,心中自有一杆秤,能够时时刻刻了解到最新的比价。

并且根据最新的比价,合理的使用恶钱。而这个变动中的比价,就给各大豪强牟利的可能。

恶钱的大头都在大户的手中,他们会根据市场变换,调整输出的数量,这样囤在手中的恶钱,总是能保持着比较高的价值。

“现在最关键的就在于,京城富户的想法。”裴范先把其中的利害关系用比较简单的话语解释了一番,李弘脸上疑惑未减。

这样复杂的经济学知识,让他一个唐人瞬间就领会到位也确实是强人所难。

“打击恶钱,肯定会伤害他们的利益,臣也认为,他们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这些富户究竟是谁,裴范先也不想点明,反


状态提示:第187章 好鱼饵裴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