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唐称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尚不得知的李恪黑化……
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

于是李二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

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qín_shòu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欲立李恪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除了李恪外,别的年长一些的皇子不是因为夺嫡被贬、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尽管也曾因为踩庄稼和赌博这些小事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多次,但除了李恪外,李二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很显然,李二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下的心血来潮之念。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

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李二也尚算健康而且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李二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而不会只跟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商量,甚至被长孙无忌反驳后就此立刻作罢。

而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李二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李二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

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李二本人。

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李二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有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李二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李二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所以李二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否决后既不见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

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后没过两天,唐太宗就因为李治长子李忠的出生而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不仅在宴会上高兴地“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完全将李恪的事情抛之脑后。

所以相比三位嫡子数不胜数的得宠事迹,仅凭李二心血来潮之下的“欲立吴王恪”,以及立储这种环境下的一句“类己”,便要妄图证明李恪的受宠,显然是不成立的。

特别是贞观二年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八州,李泰却不仅是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达二十二州!

且先不说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几乎是李恪的两倍。而李恪之前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李唐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

“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李二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而扬州的富庶则不必多言,更何况封地里还包括了苏杭一带。

更不用说李恪受封的不过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样都是大都督。

就在李恪受封前三个月,李二就将益州由大都督降级为了都督。所以贞观二年五月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为了益州都督。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后来李恪在贞观十一年的时候,不过是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就由安州都督降职为安州刺史,还被削户三百。

看上去封地还是在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所管辖的地方却大大减少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五章 尚不得知的李恪黑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