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我的心脏有高科技>第二百四十二章 行动
可以拿捏得住。在大问题上一点点私人的交情就不算什么了。

周阚点头应了下来,按照目前公司的盈利速度来说,完成这样的目标还是困难了一些,但是已经开展的电动自行车项目和未来必定会入局电动汽车所带来的利润,足够让周阚有底气完成这样的承诺。

“哦,对了,杨教授。等实验中心建成,是不是考虑一下新锐科技的研发团队也一起合并进入实验室?”

周阚杨烨教授从业这么多年,单单是无人机这个项目,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研发团队就扩充到了近百人。

技术的研究花费可不止人员的工资,还有在材料上面的支出,这也是为什么新锐科技到现在都没有大规模盈利的能力。

并不是产品不赚钱,而是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当然虽然在财报中没有具体的提下,但公司资产规模已经从当初不到千万翻了好几倍。

在今年也将成为资产过亿的一家公司。

当然资产并不代表营收利润,但科技产品公司的利润相对来说还是很可以的。

“如果您愿意的话,风帆集团可以在未来对新锐科技提供一笔资金用于公司快速扩建与发展。”周阚诚恳的对杨烨说道。

杨烨摇了摇头:“现在新锐科技的生态情况良好,并不需要外部公司的注资,相比新锐科技而言,你手里的那么多项目更加需要这一笔钱。哦..对了,我并不是有其他的顾虑,科研中心建立起来之后,新锐科技的研发团队将会成为科研中心的第一批人员,现在的新锐科技将会逐渐转型成为生产无人机的厂房。”

周阚喜出望外,其实他提出这个请求的时候,还是很担心杨教授不会同意。

毕竟新锐科技是杨教授的心血,但这么轻易的就将团队人才划分给了自己,周阚说不敢动是假的。

千万别以为只是做无人机项目的就做不了其他的项目。

事实上大部分人才都是受制于资金与环境方面因素的原因,工业方面的研究基础知识点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各领域的精细程度不一样。

重要的是眼光和思维方式。

只要是同类别的科研任务,还是非常好上手的。

硬核的只是都可以花费一点点的时间弥补。

周阚看重的还是未来能够产出的基石与土壤。

科研中心的项目就这么被定了下来,周阚在确定事情之后,立刻组建了公司的相关团队全面配合杨教授的行动。

整个四月份到五月份,风帆集团对外大动作不断。

原本在集团扩招之后还指望电池的产能能够提升,可看现在的情形,整体的情况是不升反降,整体勉强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产出是绝对不可能增加了,能够将已经接受的订单好好完成,就已经谢天谢地。

周阚回到风帆集团的时候,关于电瓶车电池与搭载系统的讨论还没有完全结束。

这种有关于实业方面的会议可不只是干巴巴说一些无聊的文字。

在会议的进程中,当然还安排了实际考察这一个项目。

姜文禄是小牛集团的创始人。

石墨烯电池虽然在手机电池领域已经叱咤风云了一段时间。

但对于风帆集团能够拿出来可以满足电瓶车所需要的电池,之前却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来进行证明。

这一次该公司对外正式发布通告,除了好奇心之外,姜文禄还带着较为谨慎的态度而来,毕竟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话,那会是改写整个电瓶车市场的大事。

对于姜文禄来说,小牛在去年就已经占领了整个电瓶车市场的17,这可是一个并不小的数字。

要是自己不能够紧跟时事和脚步的话,很快占领的这部分市场份额就会被全部吐出来。

和许多从业十几年的老资格不同。

姜文禄半路出家,靠着资本运作与宣传的模式成功斩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蛋糕。

他也非常明白,在互联网时代的如今。

也许能够打败自己的,并不是会与自己争夺多年互相交手的老对手们。

而是不知从那个旮沓冒出来的跨行从业者。

他们将会以极其野蛮的方式对整个市场进行降维打击从而完成局部或者全部的洗牌,再借此影响到被牵扯者本身。

姜文禄本身就是靠着这种方法成功在五年之内将小牛电瓶车做到了上市的规模。

从无到有市场最后呈现的反馈为至少在几百亿华夏币。

他可以算的上是很成功了。

但正因为如此,姜文禄对那些有可能产生影响到自己业务的行业,是非常关心的。

同期到会者虽然大多也是公司老总,但规模前五的企业老板真正到场的,也就只有姜文禄一个人。

其他大多是先过来替公司打探一下前站,这也是正常企业的做法。

期初看到周一博的时候,到场众人难免都带着一点轻视。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周一博也不过才二十七八的年纪,对比他们这些在商海漂浮多年的老资格来说,属实有点年轻了。

更何况对方也只是一个总经理并不是公司的真正老板,用不着另眼相看。

或许对于规模大一些的集团来说,这种看似发自于内心的轻视,大概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遮掩一下未来不得不寄人篱下向风帆集团低头的事实吧。

周一博在会议期间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些人的心态。

不过他也是习惯了。

当初谈各项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行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