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孔融带着糜竺带城墙上面去观望,发现对方的声势十分浩大,孔融作为一个文人雅士,组织宾客喝酒还行,要是排兵布阵,那就差得远了。
其心中感到十分忧愁,便道:“本来是打算救援徐州的,现在看来我是自身难保了。”
糜竺叹道:“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很遗憾。”
两人正在商议对策之际,忽然看到城外有一个人单枪匹马杀入到黄巾贼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来到了北海的城门附近,对着上面大喊:“开门!”
孔融虽然称赞他的武艺,但是不认识这个人,害怕是黄巾贼的计谋,不敢给他开门。
黄巾贼此时已经逼近城门方向,那人反身用武器接连挑死了数十名贼人,贼人吓得连忙倒退,想着对方竟然杀死了黄巾贼,那么肯定就不是一伙的了,便赶紧派人打开城门,迎接这位英雄进城。
进入城池后,那人马上下马,来到城墙上,拜见了孔融。
孔融连忙问其姓名,回道:“我是东莱黄县人,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我的母亲教养了我,昨天我回到老家探亲的时候,知道有贼寇包围北海,我的母亲告诉我,我们都受到了您的恩惠,应该前往北海营救,所以我就过来了。”
知道这些缘由后,孔融感到很高兴,虽然他从来没有何太史慈见面,但是在宴席上面,也有很多朋友向自己举荐过这个人,知道他是一个英雄,因为他在外面学艺,很少回来,而他的母亲在城外二十里的一个村子当中居住,所以孔融经常派人去看望老人,还给老人送上一些生活上的物质,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十分感恩的人,所以知道北海有难,第一时间让自己的儿子来营救。
北海的形势,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将领,现在太史慈的到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孔融对他是十分看重的,将自己的盔甲和战马都赐予给了他。
太史慈很是感激,建议道:“希望可以让我带领精兵一千,让我出城去杀退这些贼寇!”
不过孔融这个人很是保守,道:“你虽然很勇猛,但是现在贼人声势浩大,不能轻易出去,以防遭遇不测。”
太史慈笑道:“我的母亲感念你的帮助,所以专门派我过来,现在不主动出击,不能消除北海的困境,我就没有颜面再去见我的母亲,希望你能成全我,让我去决一死战!”
孔融还是不放心,道:“我听说平原县的刘备,是当世的英雄,如果可以请他来救援,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只是我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完成这个任务。”
太史慈想了想,觉得孔融说得也有道理,便回道:“那么请即可修书,我这就赶过去寻求救援。”
于是孔融将书信交给了太史慈,太史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基本上是进入了全副武装的状态。
贼寇见城门大开,出来一个骑马的将领,便马上过来挑战,太史慈有了精良的装备后,战斗力更加强大,一连刺死了好几个贼人。管亥知道这个时候北海打开城门,让人出去,一定是要让他去搬救兵的,肯定不能让其得逞,便自己带着八百骑兵过来,将城门方向团团围住,太史慈看到后,也没有感到害怕,取出身后弓箭,往四面八方射去,射去的方向无不有贼人应声落地的。或是害怕太史慈的弓箭射击技术,贼人没有再继续去追赶的。
这样太史慈就逃出了包围圈,走了一天一夜才到平原的地界,去求见刘备。
他将情况简单跟刘备说了一下,就是北海被围困,需要派出人员求救,再将孔融的亲笔书信呈上,刘备大致看了看内容,询问太史慈:“你是哪里人?”
回答:“我是太史慈,东海之鄙人,我并不是孔融的亲戚,也不是他的朋友,只是因为感念他的德行,想要和他共同度过当前的苦难,现在管亥发动了暴乱,北海被围困了好几天了,危在旦夕,我听说明以仁义着称,能够救人于危机之中,所以冒着极大的风险来求见,希望你能够伸出援手。”
刘备笑道:“孔融是怎么知道我这个人的?”
说完笑了笑,就带着关羽还有张飞以及三千精兵,往北海的方向进发了。
除了徐州、北海的情报,雨弋也一直在关心平原县的情况,和刘备有些书信来往。
这一天他正在和贾诩下围棋,忽然有人进入,将刘备的书信拿了过来,雨弋浏览了内容,这才知道太史慈去找刘备求援了,而刘备也是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往北海的方向开去。
想到这里,雨弋觉得李、郭二人目前不会再有不良的举动,而且谋士贾诩肯定也会去约束他们的行为,另外自己心爱的女人貂雪在那场变故之中也牺牲了,已经实在找不到继续留在长安城的理由了,便向贾诩道:“这段时间感谢先生的指导,我想我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贾诩一听,感到十分意外,便询问了原因,于是雨弋将自己心中所想分享给了贾诩。
贾诩同意了雨弋的想法,询问他何时动身,雨弋回答:“马上就走!”
其实两人共处了一段时间,也聊了一些时事政治,贾诩对于雨弋的聪明才智还是非常看重的,也有意将自己所学所见传授给这个年轻人。通过下棋,共同讨论,共同学习,雨弋也从贾诩身上摸索出了许多谋略之道,尤其是在兵法、局势的分析上,有了巨大的进展,而此次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