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辛毗出班奏道:“中原的土地十分开阔,准备用兵,恐怕也占不到好处,为今之计,不如先养兵屯田十年,等到食物富足后,再做打算,那么吴国和蜀国都会被消灭的。”曹丕听后十分生气,道:“这是迂腐的论调!现在吴国和蜀国成为联盟,早晚一定会进攻中原的,哪里有机会等十年那么久!”于是马上下令进攻吴国。
原来司马懿和贾诩是暗斗的对手,如今贾诩去世,司马懿更是有恃无恐,尽情发挥自己的智慧,当即出班,道:“吴国有长江作为天险,没有船只是无法渡过的,陛下一定要御驾亲征,可以挑选大小战船,从蔡、颖而入淮,将寿春拿下,到广陵,渡过江口,进攻南徐,这是进攻吴国的最好办法。”
曹丕同意了,便日夜开工,打造了龙舟十只,每艘船有二十多丈长,可以装下二千多个人,收拾战船三千多个。
魏黄初五年秋八月,聚集了大小将士,让曹真作为前部,张辽、张郃、文聘、徐晃这些老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陆水军共计三十万人马,择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在许昌镇守,所有的国政大事,都由司马懿来决断。
这件事很快被吴国细作报入了吴国,近臣听后慌了,连忙去奏明吴王,道:“如今魏王曹丕,亲自乘驾龙舟,提水陆大军三十余万,从蔡、颖出淮,必定会从广陵渡过长江,进攻江南,情况十分危急。”
孙权听后十分惊讶,连忙将文武百官聚集起来商议,顾雍道:“主上既然同意和西蜀联盟,可以写封书信给蜀帝雨弋,让蜀国起兵进攻汉中,可以将魏国的力量削弱,然后派遣一个大将到南徐去抵挡曹魏兵马的进攻。”
每当慌乱的时候,孙权总是想到的是陆逊,便对众人道:“看来这件事只有陆逊亲自走一趟了。”
顾雍道:“荆州作为重镇,有陆逊镇守,不能轻易变动。”
孙权道:“我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但是这个情况,眼前也没有什么得力的人啊!”话音刚落,一个人从班部内应声而出,道:“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希望可以统领一队人马来抵御魏军,如果曹丕亲自渡过长江,我愿意将其擒住献给殿下,如果不渡江,我也会率领兵马将其斩杀大半,让魏军不敢再对东吴有所想法。”
孙权看到,那人正是徐盛,于是十分高兴,道:“如果可以派你去守卫江南一带,我又有什么好忧虑的呢?”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督建业、南徐兵马,徐盛拜了拜,感恩而退,传令诸位官兵,准备一些器械,为守护江岸做打算。
这时又一人挺身而出,道:“如今大王将重担委托给了将军,准备破魏军来擒住曹丕,那为什么不早点让兵马渡江,在淮南的地盘迎战敌人,等到曹丕的兵马到了,恐怕是来不及的。”
徐盛回头望去,发现是吴王的侄儿孙韶,其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今在广陵镇守,年纪轻轻,有些胆气和勇猛。
徐盛道:“曹丕这次带来的兵马多,势力很大,而且还有一些有名的将领作为先锋,不能渡江作战,我们将船集中在北岸,我自然有计谋来破敌。”
孙韶道:“我手下也有三千兵马,也知道广陵的地理情况,我自愿去江北,和曹丕决一死战,如果不能获胜,甘当军令。”
徐盛不听,但是孙韶坚决要求,徐盛只是不同意,孙韶再三要走,徐盛怒道:“你这样不听从号令,我怎么能够牵制诸位将领呢?”于是呵斥武士将其推出去斩首,刀斧手将其拥到辕门之外,竖起了皂旗。孙韶部将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孙权,孙权知道后,马上去营救,等到武士准备行刑,孙权早已经赶到了,将刀斧手呵退,救了孙韶。
孙韶哭道:“我往年就在广陵镇守,对那里很是熟悉,不就是在那里和曹丕进行厮杀,若等到他们到了长江一带,那么东吴就没有明天了。”
孙权进入了营寨,徐盛出来迎接,奏道:“大王任命我作为都督,带着兵马抵抗魏国,现在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守军法,应当斩首,大王为什么将其赦免?”
孙权道:“孙韶血气方刚,不小心犯了军法,希望可以宽恕他。”
徐盛道:“军法不是我规定的,也不是大王规定的,是治理国家的根据,如果因为是亲戚就随意赦免,那么如何能说服众人?”
孙权道:“孙韶犯法,本来应该任凭将军处置,奈何这个人虽然姓俞氏,但是我的兄弟十分喜欢他,赐姓孙,对我也有些功劳,如果这样杀死了,恐怕会辜负我兄弟的情义。”
徐盛道:“那么看在大王的面子上面,可以将死罪放下。”
孙权让孙韶去拜谢,孙韶不肯拜,厉声道:“根据我的想法,就是带着兵马去破曹丕,即便是我死了,也不服你的见识!”
徐盛听后脸色不太好,孙权将孙韶斥退,对徐盛道:“即便没有这个小子,也不会损失什么,今后请勿再用他了。”说完便离开了。
到了晚上,有兵士汇报说是孙韶带着本部三千人马偷偷渡过了长江,徐盛害怕孙韶有危险,在吴王面子上也不好看,便叫来丁奉,偷偷告诉了他计谋,带着三千兵马渡过长江去接应。
魏帝曹丕驾龙舟赶到了广陵,前部曹真已经将兵马排列在岸边,等到检阅,曹丕询问道:“江对面有多少兵马?”
回道:“我们派人去高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