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六月十五日,由刘太妃主持的新皇选妃已经落下帷幕。
如果是按太祖的制度来,肯定是没有这么快的,因为实在是太繁琐了,真按那个规矩来,现在恐怕连海选都没结束。
历朝历代皇帝选妃都是头等大事,只要皇帝选妃的圣旨一下,那全国都得停止婚嫁。
而且因为明朝的选妃不同其他王朝,更加麻烦,明朝的皇后、贵妃,亲王、郡王的王妃和妃子都必须得是民间女子,不准是公侯勋贵和官员家的女子。
大明自立国以来,除了仁孝文皇后和宪宗皇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勋贵女子以外,其他的都是民间女子,而且这两个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才成为皇后的。
洪武年间,大明刚立国不久,为了国家稳定,太祖只得让自己的皇子迎娶那些勋贵官员家的女子,仁孝文皇后正是因此而嫁给了皇四子朱棣。
而宪宗的吴皇后则是因为恩情,当时的土木堡之变和两帝相争给蒸蒸日上的大明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大明的朝堂和宫廷混乱无比,危机四伏。
朱见深正是在此黑暗时期出生的,而且他出生的地点正是在冷宫,当时景泰皇帝尚且在位,连他的父亲都自身难保,年幼的朱见深更加如同空气一般,根本无人看管,是怀宁侯的妻子偷偷抚养了好几年才保下日后的宪宗。
而这吴皇后正是怀宁侯的外甥女,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再度登基为帝,他为感谢怀宁侯抚育朱见深,特旨允许他的外甥女入宫为太子朱见深的妃子,可这吴氏的皇后连一个年头都没有就被废了,原因就是他得罪了万贵妃。
朱由校深知大明积重,为了不劳民伤财,特意嘱咐刘太妃不必大张旗鼓,就从邻近的几个省选了两千人。(这已经很少了,毕竟皇帝也是要威严的,按规矩可是要从全国精挑细选五千名甚至八千名美女。)
经过海选和皇城一月的考核,确定了五十个候选人,再经过刘太妃亲自指定,最终有三个人脱颖而出,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万里挑一了。
朱由校则是要从这三个人当中选出他的正配妻子,天启朝的皇后。
养心殿中,三名脱颖而出的少女正位于正中间,低头颔首的等待着位于上首的皇帝和太妃确定皇后的人选。
坐在皇帝旁边的刘太妃率先说道:
“依本宫来看,这张氏倒是适合为皇后!”
“这张氏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真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可人,本宫是越看越喜欢,不知皇帝何意?”
刘太妃话音落毕,下面站着的张嫣也开始激动了起来,这太妃心意属她,可是一个极大的优势啊。
负责教导她的那位老宫女可是说了,陛下极为尊敬太妃,宫中的大小事都是太妃掌管,如果能得太妃喜欢,那就是成功了一半。
而朱由校却没这个心情去看哪个女的更漂亮,他所想的是这三人到底如何,皇后可是重中之重,将来是要统管整个后宫的,这要是太软弱了可不行。
而刘太妃口中张氏他也知道是谁了,正是被称为艳后的张嫣。
张嫣虽说是绝代佳人,她的外貌气质等各方面确实符合皇后之位,但她为人不行啊,她的能力并不足以管住后宫。
否则历史上的天启后宫也不会发生这么多悲惨事件了,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他的好几个妃子和皇子都是死的不明不白。
朱由校也更偏向于是客氏和魏忠贤合谋暗害的,因为在这之后魏忠贤给天启皇帝塞了一个女人,好像是他的一个什么远方亲戚。
客氏虽然不会害天启,但难保她不会对皇帝的女人和儿女动手,毕竟都是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
如果要遵从历史,继续立张嫣为皇后,客氏不能留了,后宫也得在清洗一遍,为她铺路,还要给予他最大的支持,稳定地位。
也罢,反正现在局势已经明朗了,客氏对他也没什么作用,这次就遵从历史的选择吧。
“皇帝、皇帝?”
见朱由校半天没声,刘太妃在一旁低声喊道。
朱由校猛的回过神来,微笑着对刘太妃说道:
“孙儿刚刚失神了,最近事情有点多。”
“既然太妃看中了这张氏,孙儿自是遵从太妃的意思!”
刘太妃打趣道:
“皇帝都没仔细看,可不能这么草率了,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怎么能如此马虎?本宫不过提提意见而已,皇帝可要慎重!”
朱由校自然是不能抚了刘太妃的面子,应声后便亲自下场仔细打量的这三人。
他仔细观察后也不由得感慨古人诚不欺我,这张嫣确实是比另外两人强不少,看来这艳后之名并非浪得虚名。
这个艳后之名并不是说张嫣妩媚妖艳,这样的女子根本过不了前三关,因为太祖立的皇明祖训之中就有这一条。
朱由校站在张嫣后面轻轻的拍了下她的肩膀,大声说道:
“皇后就是她了!”
朱由校搭在张嫣肩膀上的手明显感觉到她非常激动,肩膀正微微耸动着,很明显是在发抖。
“大伴,去通知礼部和百官,让他们立刻确定大婚之期,礼部着手准备所需册立之物和礼仪,着内阁拟写圣旨诏告天下,今年各省全部免赋一年,普天同庆、与民同乐!”
“传旨锦衣卫,让他们将皇后的家人尽快接到京师来,皇后家乡,每户赏粮米十石、银二十两,布石匹!”
王朝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