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进入后宫后径直去往了慈宁宫,他要先去给太妃请安问候才行,这是孝道,自古以来的规矩。
“皇帝国事操劳,没有要是可是难得来一趟后宫呢,不知今日来慈宁宫所为何事?”
朱由校行完礼后直言道:
“太妃,孙儿对您也就不隐瞒了,孙儿要将后宫的宫女和太监全部换一批,皇后入主中宫,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琐碎杂事。”
“刚好趁着这次选妃,将这宫中的人也换一换!”
这事可不小,后宫的宫女太监少说也有七八百。
一向镇定的刘太妃此刻也皱着眉头道:
“那不知皇帝准备怎样撤换呢?这么多的人,皇帝也要给他们安排个去处才是!”
“她们入宫多年,老家父母尚且不知还在不在,就算在,也多年未与家中联系,她们之中也有不少人上了年纪,出了宫还不知道能不能嫁人,总不能让她们孤苦一生吧?”
“太妃尽管放心吧,孙儿早已经为她们想好了!”
“朕不打算将他们遣返回乡,朕准备赐他们一场好姻缘,给他们找个好人家!”
朱由校站在他身旁说道。
刘太妃疑惑的问道:
“这姻缘何来?本宫倒是好奇了,皇帝可否与本宫具体说一说?”
后宫本就交给了刘太妃掌管,他问这事并不算逾越违制,朱由校也就将自己的打算全部告诉了她。
确实如刘太妃所说,这些宫女入宫的时间都不短了,早已经和老家断了联系,就算能回家,她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现在宫中的太监宫女已经很久没有大批量的换新了,尤其是那些宫女,大部分都二三十了,基本上都不怎么年轻了。
他的爷爷在位时间太久了,而他爹在位时间才一个月,根本就没时间换。
因为他们岁数会导致他们返乡以后不好嫁人,虽然说她们的自身条件不差,但依然难嫁,除非她们能够放低姿态和择偶条件,否则很难找得到合适的配偶。
虽然说是宫女,岁数也不小了,但这些宫女可也不简单,基本上都是从民间精挑细选的。
还有的是类似于选妃而落选填充的,不说国色天香,但至少也不会丑。
他们的外貌条件,已经是上等了。
朱由校打算来一次大型相亲会,从羽林军中将那些适龄的单身汉全部集中起来,然后将他们的家中条件全部标明清楚,由这些宫女自己来选择。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参加的,必须要凭借真材实料才行。
他们的自身所立军功就是门票,只有立有军功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而且他们的军功必须要累计十次以上。
毕竟宫女就这么多,而军队可是有好几万呢,这要是不弄点门槛条件,哪里能分配的过来,典型的狼多肉少啊。
等他们相亲结束以后,就在给他们来一个集体大婚,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出场为他们主持,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这份恩德,也是前所未有的,必然能引起不小的轰动。
这个想法他已经酝酿了有一段时间了,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人人都知道参军吃军响,军响是有了,那现在就再给他们来一个天大的福利。
只要立有战功,我不止给你们发粮发响,还给你们发老婆,这样更加能激发他们心中的斗志和他们的立功之心。
大秦的虎狼之师为何所向披靡,正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他们有希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对于这些底层的普通人来说,他们一生所奢求的不多,只要家中有余粮,娶个女人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即可。
他们的一生就是这么简单,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就不知道压的多少人喘不过气来,压的多少家庭苟延残喘一生。
皇帝治国,除了霸道与王道,还需要恩威相加,只有这样,才能够尽量的去平衡,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而且将宫女许配给那些底层军士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改变这些军户,这些宫女虽然地位也不高,但好歹懂点道理,不至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至少认识几个字。
相比于那些文盲军户,她们的个人素养和文化不知道高了多少,等他们生儿育女以后,或许他们的后代依然是最底层,但不至于和他们一样,大字不识。
想要改变落后的思想,首先得从年轻人和孩子抓起,他们才真正的是国家的根基,他们才是希望。
民国时期那些轰轰烈烈的大改变,不就是年轻一代的读书人领导的嘛,不正是他们冲在最前面与满清、军阀、列强进行抗争而换来的改变?
那些老一辈的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就算你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很难去改变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的思想本就是旧时代落后的思想,他们活了半辈子,一直秉承的这个思想观点,要想去改变,谈何容易?
朱由校不指望这个时代的人能这么无私无畏,也不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巨大贡献,但他们至少要会读书写字吧,否则何来的改革?
就算改革了,又真的能够成功嘛?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你如果不抓住核心,只是一味的蛮干硬干,就算能够短暂实行,也肯定不能长久。
你活着的时候他们是不敢造次,但是等你死了以后呢?他们难道还会怕一个死人?
太祖皇帝当年所定下的国策又有多少保留了下来?在他殡天之前,还特意将建文帝叫到身边,问他如何处理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