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沉思片刻,随即回应道:
“去广州吧,那里是两广最重要、最繁荣的城市,去那里你会生活的很好,刚好也没有其他的宗藩,不会有繁琐的麻烦!”
既然是他自己的要求,朱由校也就不过多说了,放着江南和湖广这些地方不去,却选择那些贫瘠之地。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真的想去积德行善,造福百姓为皇室留个好名声,还是以此来忍辱负重,迷惑自己。
“但凭皇兄陛下做主!”
朱由检毫不犹豫的跪拜谢恩,对于皇兄想将他的藩国定在广州,他并没有多余的想法和异动。
他虽然年少,可并不是傻子,自皇兄登基为帝以来,对他的态度转变可以说非常明显了。
他知道皇兄是在提防着他,尽管他已经坐稳了皇位,却依然对自己不放心,这让他非常不理解,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讲,他都没有威胁到皇位的可能啊。
因此他万分不解,甚至问过孙承宗,想要从他那里得到答案,可孙承宗怎么会回答他呢。
听到这样极为敏感的话题,孙承宗怎么敢回答,当即便沉默了下来,有些事情心里知道就可以了。
他敢和朱由检去讨论涉及皇家的话题,尤其是关于皇帝的,除非他是不要命了,或者说是死命追随的臣子。
朱由检见状,心里也彻底明白了,尤其是这段时间的软禁,以及数月没有相见,只怕是个人都能够理解其中之深意。
他知道,只要他还在京师一天,皇兄对他就不会放心,所以他为了自己的自由,干脆就远离京师,去贫瘠的南方,安生的过自己的太平日子。
见弟弟欣然接受,朱由校也不说什么告诫之类的话语,只要去了广州,以他亲王的身份,会生活的很好,完全不需要操心。
还能断了一些人念想,使自己的安全和京师的稳固,再上一个档次。
没聊多久,皇后张嫣也推门进来了,她是掐着点进来的,目的就是要缓和他们两兄弟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今此一夜的长谈,朱由校也算是更近一步的了解了他这位弟弟,心中的戒心也放下不少。
次日一早,他便告诉王朝辅,可以解除对朱由检的软禁了。
当时隔大半年,首次走出自己居住的宫殿时,朱由检心里可谓是百感交集,他第一件事就是跑去乾清宫向自己的皇兄谢恩。
可惜他的皇兄并没有见他,当吃了闭门羹后,他又跑去了慈宁宫,去向刘太妃请安问好。
而在乾清宫中朱由校,以及召见了内阁六部的大臣,令他们立刻着手准备弟弟的选妃大事。
其实按照礼制,在宫中的皇室宗亲,得要大婚之后才能就藩,但是得在成年之前。
此时的朱由检不过十二岁,年龄还没有到可以就藩的时候,也没有到大婚的时候,所以也遭到了好几个大臣的反对。
用他们的说法就是,朱由检年纪还太小,且没有长辈在身边,恐不足以处理藩国之内的事。
其实这话他们也是在自欺欺人,天底下谁不知道,朱家的宗亲藩王大多是酒囊饭袋,只需要吃喝玩乐即可,哪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
礼部尚书张瑞图更是直言说道:
“殿下是陛下唯一的亲兄弟,是宗室之中与陛下最为亲近之人,将殿下封藩之地定在广州,臣以为不妥,还望陛下能三思!”
“如将殿下封在广州,天下诸多藩王宗室会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朝廷?”
“陛下前段时间刚刚下旨,停发藩王的年俸,如在此时,于宗藩之事上再有举动,岂不是会惹得宗藩的不满?”
在这个时代,两广之地还是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时期,这些地区存在着许多不服管制的少民,和一些表面服从,却背地里自成规则的各种势力。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区经济低下,人民素质极低,又靠近安南那些蛮夷之地,树木丛生,多有疫病和灾乱发生。
将一个先帝的皇子,封在这种地区,可以说与流放无异了,毕竟这种地方,连他们官员都是很抗拒的,更不用说身份尊贵的宗藩了。
他们并不是在维护朱由检,亦或与皇帝作对,他们是认为,皇帝的针对性实在是太明显了,因此他们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持反对态度。
可是在朱由校的强硬态度下,封藩广州的事还是被定了下来。
他直接把封藩在广西桂林的桂王给拉了出来,当作挡箭牌,堵住他们的嘴巴。
朱由校的原话是:
“神宗爷爷都舍得把自己的亲儿子封在桂林,难道朕的弟弟,就不能去广州不成?”
“更何况广州比桂林可是强上不少,桂王可以在广西世袭,由检难道不行?”
这一下可以说让这几个反对的大臣哑口了,皇帝说的确实是有道理啊。
见他们一个个沉默不言,朱由校随即宣布,在三日后由内阁发布文书和圣旨,选出王妃早日完婚。
他们根本不知道朱由校心中的蓝图和计划,广州之地实在重要,自然是要重点发展的。
而目前朝廷对于两广这些地区的掌控,相比于湖广陕西这些地区,可以说是非常薄弱了。
朱由校要想经营两广,带动两广的经济,就得把广州发展成大城市,集中两广的人力物力和各种资源,使它成为南方的经济重心。
以后的大明,势力一定是要涉及到东南亚的,更何况还有海南岛要开发,必然是要有一座临近的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