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元末之争霸天下>第444章 军备生产情况

第447章:军备生产情况

“你去把人找来,告诉他们,只要愿意为本公效力,本公可以尽最大努力支持他们的研究,另外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墨家还能成为显学!”

“是!”

钱十三应下不提,朱子明相信自己的两个条件绝对是墨家机关术传人无法拒绝的,尤其是后面成为显学的诱惑更是致命的。

诸子百家没有任何一门学说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所以压根不担心墨家人不上钩。

哼哼,只要上了钩,以后可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呀!

墨家呀墨家,居然敢来试探本公,既然如此本公可就不客气了。

朱子明嘴角露出些许得意的奸笑,看着特别的猥琐,搞得钱十三、吴允奇两人都不敢看了。

两人把头埋的很低很低,是生怕一不下心就又让朱子明给盯上了。

“好了,炼铁厂的事你俩干得不错,一人加两百石的俸禄!”

“属下,谢过上位!”

“属下,谢过上位!”

……

炼铁厂考察的事宜结束,随后朱子明又去了炼铜制币厂。

因为铁炮技术过关,朱子明的吴军也压根没往铜炮这个方向上发展,因此目前铜的最大价值就是用来制币和制造各式各样的铜器。

不过相比较制造铜器,朱子明更喜欢用铜来制造钱币。

造的钱币照样是圆形方孔钱,成分跟古代的铜钱没啥区别,锡一铜九的青铜合金,采用的方法依然是成熟的铸造方式。

造出的样钱非常美观,分量也很足,一枚铜钱大概三克左右。

另外上面印的字样也很有意思,除了“龙凤通宝”四个字样印在内圈外,外圈还有“东南中书省制”六个字样。

这样的铜钱古今罕见,也就朱子明才想得出来的制造办法。

炼铜制币厂的原料来自于池州路内的铜陵,一座已有两千多年开采历史的巨大铜矿。

每月基本上都能够为吴国公府生产将近三百多吨左右的铜料,能够铸造一亿多枚铜钱,有将近十万贯的收入!

这笔收入也不小了,毕竟一个月十万贯,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贯,用来修筑一座新的金陵城绰绰有余。

金陵将会作为未来朱子明的王宫乃至皇宫,肯定是要修得恢宏大气,至少不能输了原先朱元璋修建的南京城。

金陵城具体要扩建至多大,暂时还没确定下来,因为金陵地势复杂,四四方方的城市并不适合,反而依据山势变化修筑城墙更为合适一点。

另外各代都有进行过金陵城的建造工作,最内的可作为宫城,其次往外扩为王城,再往外扩为京城,最后还有更大一面城墙,预计要将整个钟山都包裹进去。

不过那是最后的工程了,先期只会修建宫城、王城、京城三城,在前人修建的城墙和建筑上进一步完善防御体系,把有缺失的地方补上,把薄弱的环节加强,建造一座坚固的堡垒。

先期工程耗费预计将不下于一千万贯,工期也会被延长至十年。

反正从现在开始修建,每年一百二十万贯的预算,一直修到彻底完工为止。

然后再是最外面的外城郭,预计还要十年工期,投入同样不下一千万贯。

前前后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规划得特别远。

当然,未来朱子明也有想过迁都到北方去,毕竟北方元廷大都才有王气,才能镇得住一个王朝的气运。

但往大都迁都又不太现实,一是大都脱离了根本之地不踏实,东南才是朱子明的根本,舍掉根本往北迁都,迁着迁着怕是把自己都给迁跨了。

二是迁都北方地区后,整个华夏恐怕又将转入大陆文明,从而失去对广袤海洋的向往,放弃对海洋时代的探索。

最终落后于时代的脚步,再次经历整个文明的衰败历程……

扯得有点远了,未来到底如何谁也说不一定,因为如果真的有需要,朱子明也只能迁都北方大都去。

一切都是形势说了算,毕竟形势比人强嘛!

……

从炼铁厂和铸币厂考察回来,朱子明随后又找来了李善长询问军备生产情况。

按照他的预计方国珍大概率会答应他提出的条件,一旦方国珍答应后,他就得慢慢给方国珍提供武器装备。

但是现在吴军自己的武器装备也很吃紧,想要匀一些给方国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所以朱子明必须得找李善长来谈谈,了解清楚自家的实际情况。

“回禀上位,兵器制造主要是生产扎甲方面较为费时耗力,目前军工厂一个月大概能生产一万件扎甲,其它刀枪之类的冷兵器产量倒是不成问题,如果有需要可全力开工,一个月就能制造三万柄长枪或者钢刀,其它箭矢无算!”

李善长说明了目前的生产情况,扎甲的工艺已经是铠甲当中最简单的了。

但哪怕再简单也有十几道工序摆在哪里,想要增加产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目前一个月生产一万件差不多也就到顶了,再多不仅耗费大量增加,钢材也会供应不上。

除非钢材产量暴增,不然一个月一万斤盔甲已是顶天的产量了。

而方国珍要的肯定不只是普通的长枪战刀,想要的绝对是吴军的盔甲。

战场上,有盔甲和没盔甲完全是两种状态,同样的士兵披上盔甲,战斗力至少翻上一番,是为主宰战场的真正利器。

甲兵的数量往往也是衡量一个势力强大与否的重要指


状态提示:第444章 军备生产情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