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借钱打战
往中央票号存钱的事武将们是最为积极的,原本朱子明留给文臣的一百万中央票号股份,最终被武将集团抢去了三十多万股!
加上朱子明自个又顺手多认购的二十万股,最终留给文臣的不到五十万股,按照一股二十贯计算,总价值不到一千万贯。
相比之下,武将们认购了一百三十多万股,总价值将近两千七百万贯,贡献可比文臣们大多了。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文臣没钱,而是文臣心眼太多,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也害怕暴露太多的财富被朱子明给盯上。
江南自古繁华,从古到今又没有财富外流,积累的货币数量相当可观,朱子明中央票号存款一亿贯对其而言都只算是一个小目标。
不过文臣们存不存钱都不重要了,目前算上朱子明自己存进去的一千万贯,以及户部存进去的两千多万贯,最后再有六大票号交的合计一千八百万贯保证金,中央票号的存款已达到了八千五百多万贯。
只需小小的施加一个五倍杠杆,那就是四亿两千五百多万贯的货币,有了这么多的钱财朱子明又有什么好担忧的。
现在花钱、大把大把的花钱反而成了他的该去担心的首要问题。
毕竟这么多钱每天产生的利息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一直放在票号里不动弹,对中央票号而言也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所以,必须让这些钱动起来,而货币也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它的价值。
不过花钱肯定不能乱花,得把钱都花到刀刃上,得让花出去的钱产生最大的效益。
首先第一件花钱的事,便是批准吴国公府关于三千万贯的战争贷款。
贷款年利率为百分之十,贷款期限三年,到期合计归还本息三千九百九十三万贯!
归还方式可以采用土地、货币以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所谓的战争贷款乃是朱子明针对即将发动的江西之战进行的筹款,户部出款一千万贯,贷款三千万贯,共计四千万贯大干一场,争取一战打下来个江西。
而朱子明这种找中央票号贷款打仗的骚操作也是把白文先、李善长、刘元礼惊讶得下巴差点没掉。
从来没有想过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打仗方式,借起钱打战真的是牛啊!
而一项三千万贯的战争贷款下来,也让整个江南中书省治下顿时进入了疯狂生产的模式当中,治下的诸多工坊老板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所需的军用物资。
比如穿士兵身上的靴子、袜子、帽子等物品,士兵吃的脱壳的稻米,研磨的精面粉,驻扎住的帐篷所需篷布,行军用的各类推车,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这些方面吴国公府不可能全部顾及的过来,所以几乎都是放开了市场,让所有人都能够进入里面赚钱。
而这一次为了购买所需的商品,吴国公府前前后后共计向民间注入了近一千万贯的资金。
这一大笔钱发下去,不少人都发现手里的钱变多了,自己居然因为一场战争变得更富有了,还真是奇了怪了!
此类经济学现象在古代几乎是没法解释的,哪怕自忖对经济学研究颇深,自认为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李善长也不得不来找朱子明解惑。
朱子明能给他解什么惑,只能告诉他货币和财富是不等价的,货币唯有流通起来才是能创造财富,那些把大量货币拿去陪葬的人,都将是整个社会的罪人!
同时,又还给告诉李善长,货币并不是经济运转的决定要素,毕竟现在以物易物的情况依旧十分常见。
货币只是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官府管控经济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货币流向大量老百姓的手中,保证老百姓有活路。
绝不能让货币流向少数人的手里,最终让这一少部分人借助掌控的货币收割整个社会。
通过朱子明的解释,李善长明白了许多,也认同了朱子明所说的道理。
同时他的心头不禁暗暗在问,既然要让货币流向大量百姓手中,那么到底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呢?
皱着眉头思索许久,却还是想不太明白,最后只好把目光落到朱子明身上,希望能够再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用说吗?参考一下后世铁公基建设不就有答案了嘛?
作业不会做,现成的答案摆在面前还不会抄吗?
“上位所言…所言当真?!”
李善长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之意,他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听到的话,朱子明居然告诉他最好的办法是大兴土木。
我滴个乖乖,古往今来多少王朝都是因为大兴土木玩完的呀,这……这能行吗?
面对李善长表示怀疑的眼神,朱子明嘴角微微上扬,充满自信的淡淡一笑,说道:“李先生,心里想必疑惑得紧吧?”
“上位明鉴,臣下确实疑惑不解,前朝之事太过久远暂且不提,然大元朝之故事殷鉴不远,其会有今日之危局,与抽调大量河工治理黄河脱不了干系啊!”
李善长也不扯别的,就拿朱子明亲身经历过的事来举例说明,这样的例子明显比其它说辞都更有说服力。
不过大元朝闹到现在这般局面除了抽调河工治理黄河这个导火索外,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矛盾,那便是民族矛盾和文化矛盾。
华夏民族和蒙古民族的矛盾,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矛盾。
两个从大元朝建立之初就始终存在的矛盾,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