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修路(下)
“多谢刘公警醒,不过在下依旧认为应该修一条金陵至杭州的驰道!”
李善长走出朝刘元礼款款一礼,话音刚落便见刘元礼欲出言驳斥,又忙道:“刘公,还请听在下把话说完!”
刘元礼闻言闷哼一声,目光不善的看向李善长,顿了顿,道:
“别怪老夫没给你说话的机会,现在你尽管直言,老夫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个什么花样来?”
声音有些冰冷,在刘元礼的心中显然还憋着一口闷气。
“好,刘公既然都这样说了,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善长拱手一礼,随后又望向工部的钱十三,道:“敢问钱尚书,不知金陵至杭州几何,修建一条驰道耗费又须几何?”
“回禀李参政,金陵至杭州驰道预计六百二十余里,按照修建一里驰道平均耗费三万四千贯计算,整条驰道预计耗费两千一百零八万贯!”
修建工程一般都是由工部负责,工程预算也是由工部给出,对这项工程的耗费钱十三也早已向朱子明做了报备。
要不是因为废除了徭役制度,那么修建金陵至杭州的驰道耗费根本要不了这么高,最多也就一千五百万贯的样子。
毕竟人工是免费的,官府要做的也就承担些许粮食消耗而已。
可惜朱子明先前刚刚下令废除了徭役制度,现在因为修路又去征发徭役,这不跟自己打自己脸一样嘛!
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征发徭役,只能采取雇佣的方式。
而多出的六百万贯便是包含了工人工资、伙食费用以及各项耗费在里面。
“好,多谢钱尚书替李某解惑!”
“李参政言重了!”
双方互相谦虚了一番,而后又见李善长转身望向众人,高声道:“诸位想必都听到了吧,工程预算两千一百万贯,而整个工期预计五年,也就是说每年的投入四百三十万贯不到!”
他这番话听得众人不住点头,算法也确实是这个算法。
另外每年四百三十万贯的花费对吴国公府而言也不算太多,大家省一省终归是能省出来。
但是很多人纠结的其实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修建这条驰道的必要问题。
如果没有必要耗费两千一万贯就成了纯粹的面子工程,但若是真的十分有必要哪怕砸锅卖铁也该修。
然而事实是因为运河和长江水道的存在,在很多人看来修建这条驰道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必要,至少不能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因此,这更像是一个面子工程,为了修路而修路,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考虑到实际需要。
这也是刘元礼觉得朱子明、李善长两人好大喜功的原因。
“李参政还是说点有用的东西吧,如果仅仅是想说工程耗费不大这样的话,那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刘元礼道。
“没错,若是没有必要的话,何必劳民伤财修建这样一条驰道?”
“在下也认为如此,还望上位、李参政仔细考虑,金陵和杭州之间本来就有运河和长江水道连接,哪怕再不济也可走海运,又何必劳民伤财修建这样一条并无大用的驰道?”
孙韫良也站了出来,他主要目标还是瞄准了朱子明,因为他觉得自己作为都察院御史的主要责任就是规劝朱子明不要乱来。
一见孙韫良这个素来令自己头疼的家伙也站了出来,朱子明嘴角都忍不住狠狠一抽。
他真的很想给自己两个嘴巴子,当初为啥就把孙韫良从个巡城都事挖了出来。
哎!
现在搞得他都快痛不欲生了。
草啊,真是草了啊!
可眼下局面至此,他又还不好意思出声,一切都只有交给李善长了,希望李善长能够顶住一群朝臣的压力吧。
还好李善长已经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面对刘元礼、孙韫良以及朝堂上一众朝臣的施压,他怡然不惧道:
“刘公所言不假,诸位所言亦是不错,若无必要确实不宜修建这样一条驰道!”
话到此处,有的人还以为李善长服软认输了,却不料突然话锋一转,
“可诸公不防认真想想,修建这条驰道到底有多重要?”
“有多重要?”
刘元礼丝毫不让,仿佛针尖对麦芒一样的与李善长对峙问道。
“刘公莫急,在此在下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走水运的话,从金陵至杭州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李善长开始发力了,睥睨一众朝臣:“有没有杭州籍的官员,站出来告诉大家一声!”
可话音落下却无一人回应,就当场面陷入尴尬境地之时,刘伯温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上位、刘参政、李参政,需得半月!”
“刘学士,本官若是没记错的话,你好像是浙东人吧?”
刘元礼瞅了一眼站出来的刘伯温,有点没搞懂这人到底是人是鬼?
“刘参政所言不假,在下浙东处州青田县人士,不过在下曾有幸自杭州乘船至金陵,故而知晓具体需得耗费多少时日!”刘伯温拱手道。
听他这么一说刘元礼也只能瘪嘴闭口不谈,毕竟刘伯温都说了亲身经历,还有什么好置喙的。
半个月就半个月吧,毕竟运河水道又不是直线距离。
从金陵到杭州走运河有近一千里,走半个月也没啥好奇怪的。
话说回来,面对刘伯温出言相助,李善长当即拱手还了一礼:“多谢刘学士了!”
“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