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大汉雄风川军威>第四十一章 吕蒙论道
,发现关羽虽然在宛城镇守,但是荆州大都督则有诸葛亮出任,并且诸葛亮沿着长江沿线打造烽火台无数,荆州境内还留下很多刘备军的部队防守,急促之间也不能有什么新的突破。后来陆续献计,我吕蒙才向主公吴候建议,说要用一个还没有什么知名度的人来接替自己,让关羽不再担心东吴而放松戒备,并且推荐了陆逊,说他“才堪负重,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吴候孙权也很中意这个陆逊,便同意了我吕蒙的所请,而陆逊一到陆口就写信给关羽,全方位地歌颂了关羽的功德(称其功美),同时一再地表示自己很年轻,没有经验,愿意再为两方的和平友好继续努力,并且还希望关羽能够多多关心和支持自己。关羽果然上当,对我江东不再存有戒心,便开始逐渐把荆州的军队北调赶赴宛城驻守。并且也是天赐良机诸葛亮才会被调走,彻底成全了我军!并且就战略意义来说,长江从四川东出到湖北,江流出于崇山峻岭之间,江面若不是狭窄,就是弯曲,一般有险可守。可从湖北开始,江流变得宽阔。若是占据上游,则长江天险与下游共有,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很快就可以威胁到下游的核心地带。所以荆州在刘备军之手,便是在我江东头上悬挂的一把宝剑!然后荆州于他汉兴王刘备而言,没有荆州尚能在地形相对封闭的四川盆地中割据,只是失去了与魏抗衡的基地而已;于北方的曹*而言,拿下荆州则可俯视长江,占领我江东,挺进西川,统一中国;而对于我江东而言,我江东有了荆州便可以立国,所凭仗的是长江天险。而荆州正在长江的上游,没有荆州将无以立国。“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荆州正处在我江东的的咽喉要害之处,南阳和襄阳在攻防上的唇齿相依之势,长江天险本身固守的本钱,怎可反受他人钳制。岂不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呵呵,朱然将军,我吕蒙今日之言你朱然将军可听明白了吗?“

朱然听此呵呵一笑然后对吕蒙说道:“副大都督真是我江东巩固之臣,见识独到!日后必是我江东之中流砥柱也!“

吕蒙听此哈哈大笑说道:“朱然将军秒赞了,如今我吕蒙真真正正佩服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江东军的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可以说我江东能有大都督周公瑾,方可无有忧患,我吕蒙自叹不如也!大都督周瑜看事眼光独到,用计如神!一向用兵之时不露声色,可以说大都督周瑜观察两军对战的大局之时总能做到洞若观火,并且指挥我大军作战之时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我吕蒙毫不夸张的来说,我江东军的大都督周瑜无论才智还是才情都可以说是五百年一出之奇才,如今已经登陆荆州!今我吕蒙猜想荆州境内一定已经是狼烟四起了!烽火遍地的荆州,正是此时你我兄弟建功立业的时机也!而我吕蒙对大都督周瑜是佩服之至,更加是自叹不如!而如今整体的天下格局若是此事我军夺取荆州,也必然会为之一变!此时刘备军的全国兵马大元帅护国公大将军天下讨曹督招讨李宇李汉兴,虽然此次兵出川蜀一路之上夺取凉州攻占长安,恢复洛阳!占据河内!可以说李宇这一战是高歌猛进,一路之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可以说他李宇战神之名确实是名至实归,可是此时可以说因为李宇的这一大手笔,不仅曹*慌了神!也同时给了我江东军一大好时机!此时李宇虽然一路之上是以少胜多用对比曹*少之又少的兵力打败了数倍于己的曹*大军,可是此时也难免使得此时的川蜀空虚,而孙刘联盟虽然签订了多年,我军属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诸葛亮若是为荆州刘备军的大都督虽然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同样会抽调荆州此时的兵力北上支援与北方的曹*交战!但是诸葛亮此人号称卧龙先生,确实是当今绝无仅有的大材之人。论其才智和指挥三军将士用兵的指挥能力来说卧龙先生诸葛亮确实是大都督周瑜这一生的劲敌,我吕蒙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任何一个人,诸葛亮此人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刚刚随太仆鲁肃鲁子敬来到江东便舌战群儒,并且能看穿大都督周瑜的想法,每每都料大都督周瑜之先,每次明明都是大都督周瑜先出手,但是他诸葛亮却能后发先至!反倒让周瑜大都督吃亏上当!但最可怕的仍然不是如此,最可怕的是诸葛亮此人能够呼风唤雨。在隆冬之际,竟然能向上苍借来东南大风祝周瑜大都督火烧赤壁使得曹*百万雄兵片甲不归!但是这么厉害的人物,也是该着荆州今天应该落在我江东之手,汉兴王刘备竟然将诸葛亮调走!这才使得陆逊陆伯言的计策和周瑜大都督假途灭虢之计这么成功,若是不是如此荆州之战,谁胜谁负还真的很难说!恐怕就是我江东军取得了荆州,也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诸葛亮这一走,荆州境内的刘备军将领竟然全部中计,这才有了我江东军夺取荆州,顺势图取巴蜀的最好时机!所以我们江东军最应该感谢的是他汉兴王刘备,是他让我们江东军的战略计划能够这么成功的实行!朱然将军,你看我吕蒙之言是否有理!”可以说吕蒙的这番话说出了自己对周瑜的崇拜之情,也同样吕蒙此时对朱然说出的话也是尽自己之所能的在教导朱然!让他以后要多学周瑜,不要学他吕蒙!并且吕蒙先是给朱然解惑,然后再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吕蒙论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