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明左>第371章 离谱

登州陷落,天下震惊。

冒火的军情火速传递各处,谁接了都感觉到烫手。

第一个被烫到的人,就是山东巡抚余大成。

首当其冲啊。

“各位,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余大成慌了,满脑门子白毛汗,隐隐感觉到脖颈上悬着一柄大铡刀,随时都会落下。

再看其余山东文武,则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

观来观去,发现事不关己。

我是布政使,我只管民政。军事……另请高明吧。

别看我,我是参议,但不掺和。

最终,只有山东巡按王道纯积极响应。

“事到如今,莱州绝对不能有失。还请中丞大人火速移驾,安抚民心,同时向朝廷求援。”

“啊……”

余大成当场一个哆嗦,好悬尿出来。

这种时候让他去莱州,直面叛军兵锋,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嘛。

可再看看同僚们虎视眈眈的目光,显然他如果打算不去,估计弹劾的奏章能把他淹死。

余大成欲哭无泪,毫无办法,只好起行。

与此同时,向朝廷告急的文书也摆在了崇祯的案头。

崇祯掐着脑门,可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阻止气血冲头。

“孙元化罪大恶极,徐阁老……”

想到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崇祯就想要责难两声。开口到一半才想起来,人家徐光启致仕了。

崇祯话锋一转,找上了周延儒。

“瞧瞧你推荐的人,误国殃民,丢城失地……”

周延儒能怎么办?

孙元化是他推荐的,当初也是打了包票的。

此情此景,唯有匍匐于崇祯面前,转移火力先。

“微臣眼光昏聩,荐人不淑,辜负皇恩,恨不得以死谢罪。惟登莱重镇,不容有失,还请陛下速速发兵,固辽东之后援,安天下之民心。”

说起登莱的重要性,崇祯果然顾不得找他周阁老的麻烦,迅速向梁廷栋问道:“梁卿,可有对策?”

接到登州陷落的军情,梁廷栋就知道,无论如何都必须增派兵马了。

“陛下,鉴于辽东方面东虏已退,臣建议目前天津、保定、通州之兵,可火速调往山东,当可震慑宵小。”

他没敢说这三路兵马过去后,就一定能够平叛。但想来这三路都是宿将,应该可以遏制叛军势头,给朝廷的调动提供缓冲。

崇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遵从。

“传令保定总兵刘国柱、天津总兵王洪、通州副将杨御蕃火速率军赶赴莱州,杀敌平叛,不得耽搁。”

他想了想,又多说了一句。

“告诉余大成,月余之内必须解决叛乱。否则的话,朕绝对不轻饶了他。”

保定、天津、通州近在咫尺,得到命令后,三路兵马兼夜启程,不日赶到了莱州。

虽然登州距离莱州更近,但叛军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攻打莱州。

为什么呢?

一是莱州知府朱万年是个人才。

当叛军回师登莱的时候,孙元化还在幻想着招抚,朱万年就清楚,叛军狼子野心,绝对不可信任。

朱万年加固了莱州城防,还把火炮搬上了城墙,使得莱州城固若金汤,叛军没有把握攻下。

第二个原因就是,李九成、孔有德等人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大。

因此在攻下登州城后,立刻拿出粮草金银,派人前往海上各岛去招揽东江旧部。

早就穷困潦倒的东江镇各部闻风而动,纷纷开始朝登州集结。其中毛承禄、陈有时更是带来了七、八千人。

虽然其中大多是老弱病残,可也让叛军的兵力达到了一万余。

实力大增,令叛军上下信心十足。

随后,叛军开始整编。公推李九成、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都督。

与此同时,叛军也得到了朝廷出兵的消息。

为了打破僵局,叛军决定主动出击,占据有利态势。

孔有德去见了被俘的孙元化。

“中丞大人,事已至此,无法挽回。朝廷即使招安,然众兄弟心存忧虑,不敢授受啊。”

孔有德依旧演戏,强调停战的困难。

天真的孙元化果然再次上当,急切地道:“瑞图,难道你真要铸下无法挽回的大错吗?快快收手,莫要自误啊。”

孔有德从眼眶了挤出几滴眼泪,跪倒在孙元化面前。

“大人,倘若瑞图孑然一身,纵使被朝廷千刀万剐也无怨无悔。可是我东江数万兄弟身家所在,不可不虑啊。”

孙元化痛哭叹息,浑身无力。

“你待如何?”

孔有德忙打起精神,小心蛊惑。

“大人,我们兄弟实非真心背叛朝廷,可朝中奸逆横行,谋算不止。为今之计,我们兄弟倒是想了一个办法。还请大人修书一封禀明朝廷,我兄弟等只求活路一条,并无二心。从今以后,只恪守登州一地。朝廷倘若应允,则我兄弟发誓永不侵扰山东他处,而且年年纳贡献礼。朝廷有召,莫敢不从。”

意思很明显,叛军打算割据登州,自成一国。只要朝廷答应,则叛军便停下攻伐的脚步,依旧承认是大明的一部分。

这明显是痴心妄想,鬼知道孙元化是怎么想的,居然还真的给余大成写了书信。

孙元化是不是很蠢?

还有更加荒唐的呢。

信到余大成的手里,他居然认真考虑了……

“大人何其愚也,这乃叛贼拖延之计罢了。大明正朔天下归心,岂容国中之


状态提示:第371章 离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