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晃整整逃出了六十余里才堪堪脱离危险,惊魂初定,刘晃竟然失声大笑起来,“未料到魏国竟有如此小儿,远迈严泽矣!”
不说刘晃狂妄,再来看看白庸关情况。这白庸关新任守将正是东海西北大都督之子,话说这小子还真不是盖的,单就一个猛字上面就真的是比他老子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张平带着忐忑的心情到达关下时,这仁兄也不问敌兵多少,直接就带人冲了出来。魏军大乱,战车遗损两千余部,主将张平负伤而逃。可是上天是公平的,命运是多舛的,这仁兄喜极而悲,在追击过程中坐骑被流矢打中,将他拋了下来,竟然摔成了重伤,不得以东海只好撤兵。至此海、北、魏三国会战第一阶段结束,战略三方都因为意外而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可是胜负已然揭晓,东海惨败,北族败,魏算是大胜。
由于严泽逃跑,所以魏军的主将暂时由护国将军魏杰担任了。魏杰重新收聚魏军,搜索山中东海军,魏军逐渐稳定。又有各关卡拨开援兵,魏军此时气势空前高涨了。当然没两天严泽听说后又折返了回来,继续做他的主帅。
“此次作战魏杰功劳最大,但是前方传报,我派去偷袭白庸关的张平竟然被大败!简直就是我军之耻!五千轻兵(注1)竟然于我损了两千,此过不可恕,我定会秉明天子,让陛下发落的。”人确实都这样,强求自己的本事没有,硬逼别人的本事却有的是,威风完了严泽又下令道:“此次出兵主要战略目的正是白庸关,如今我军以重创东海及附鬼之军,当趁胜追击。直取白庸关!魏杰听令,本将命你为先锋大将,领兵三万开拔白庸关,我自领大军随后接应。”
于是魏军又浩浩荡荡的向着白庸关出发了,与此同时消息也传到了东海王庭,举朝震惊。各大臣都慌了手脚,东海帝一把老骨头干脆气的晕了过去。但是不管如何。必要的反应应当还是该有的。
“殿下。如今皇上病卧,外患压境,国难当头,您应该赶紧拿个主意啊!”太子是很恼火说这话的人的。他自己要是每次都有主意还要大臣干嘛?可是他又不能发作,因为这人是他爷爷辈的。
“公叔,您为人最干练,您怎么看现在的形式?”太子向海哲问道。
海哲先是沉默一会,然后气定神闲的回道:“殿下少忧,我料想北族绝不会任由魏人入关的。”
“成公此言寥矣,北族此次都被大败,听说刘晃都差点被俘了,他们还能如何用力?照我看。现在应该马上派出能辩之士奔赴魏国请和!然后再请其他几国鉴定签下盟约。我国屡年征伐,国损严重,实在是不能再战了!”督事总议郎进言道。此言一出大臣又吵开了花,武将依旧主张征伐,不少文臣却同意督事总议郎的说法。一时间双方吵的不了开胶了!
“好了好了!都给我闭嘴!”太子心里的烦躁到达了顶点,“你们人人都食国家俸禄,更有不少两千石以上的大夫,如今国难当头就是你们在这里七嘴八舌的时候吗?给我一个方法,如何退兵?!”此言一出就好像弹琴的人突然压住了琴弦,嘎然无声了。
太子失望的望着群臣,更加失望的摇了摇头,“公叔,还是你拿个主意吧。”
海哲也不谦让,昂立答曰:“殿下,我还是那番话,北族会阻止魏人入侵的!”
“公叔到底何来如此自信?”太子很惊奇的问道。
“北族,豺狼也。刘晃此人智非常人,狡诈多端,岂肯实败?”
“公叔的意思是说刘晃是故意诈败,好让魏人对我军屠戮的?”
“不错,虽说刘晃对魏国有深仇大恨,可是他现在是一族之长,一国之君,必然不肯意气用事,他也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做大的。他这是静观虎斗,现在我方已伤正是他要出手的时候了。不过据目前情形,白庸关恐怕是守不住了。我军还是要另择武将领兵出征,防止魏军的深入。”海哲侃侃而谈道。
听他这一说太子的心也放下了一半,继续问道:“公叔以为谁人可以领兵?”
海蜇沉吟了一会,好像是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此役非我不可!”
太子闻言惊道:“我国大将雄雄,何敢劳驾公叔领兵?万万不可,当再则一人。”
“殿下!此战波及三方,其中利害关系极为复杂,交给别的大将征伐绝对无碍,可是外交呢?处理这些利害关系呢?此战此战却是非我领兵不可,殿下。”说完海哲就声泪俱下的向着他这个侄子一拜,情动庙堂。太子亲自下阶相扶,“公叔大义,孤此生不忘,公叔但又何请可直言无讳。”
海哲陡然收住泪容,苍老的眼里突然迸发出了锐利的精光,“王会曾常年镇守白庸关,地形熟悉,我需要他做向导,另外还请殿下拨我精兵五万,我自有退敌之法!”
视线再来转到刘晃处。
刘晃确实是故意坐观东海之败,因为他有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当日他故意散出一封情报信(此信就是当日严泽拿给杨燕看的那封。),心中备言刘睿遭遇刺杀一事,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北鬼派来了使令要粮。他散出这个消息的目的就是让严泽相信自己不会亲临战场,好把魏军打个措手不及,可是他没有料到出了魏杰这么个悍将,当然狡兔三窑,刘晃被人以诈谋著称于世当然不会只有这么一策了,他真正的目的不是魏军,而是魏军粮!
北族去年营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