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
咱们借贷,就从没有超过月利六分。

是啊,咱们借粮,基本上是借粮还粮,也不会借粗还细,咱家不论是借钱,还是借粮,都是按月息三分算的。

月息三分,年利率也只有三十六。

相比起普遍倍利,武家的借贷确实较少,

樊玄符也说,武家的典当借贷等都很良心了,比如说典当,别家都是要先死命压典当物的价,然后只能借两三成的钱,借期短利息高,往往一两个月,就是倍利,到期不能赎回就成死当了。

借粮食也是各种猫腻,什么小斗借出大斗收回,什么借粗还细。

而武家呢,典当估值时不会压太狠,往往能借出估值一半,期限还长,利息还低。

再比如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借粮,一般也是按月息三分,借一斗,一年后才还一斗三升,如果是半年就还,那借一斗,利息只要一升半。

甚至是对许多庄园附近的百姓借粮者,还可以允许他们借粮后,用劳动来抵债,就不用偿还了。

再还有就是武家在家族中有族中义仓,在乡里有乡中义仓,这里面的粮也出借,但利息更低,甚至对一些残疾孤寡等弱势者,还会提供一些特别的无利息出借。

月利三分。

武家远远走在朝廷前面了,

朝廷现在划红线,说月利不得过六分,武家早就是三分了。

而且就算一时还不上,也不会利滚利驴打滚,再怎么样也不会利过本。

武怀玉想不到武家都已经这么仁善了,结果还能赚这么多钱,还能扩张这么迅速。

润娘告诉他,正因为武家这些年不论是典当还是借钱借粮,都利息较低,且不会有那么多手段,所以大家也更信任,有困难都优先来找武家借。

而民间许多手里有点小钱的地主、商人,他们的钱也没啥地方可去,于是也放心的把钱存到武家,因为武家早就有了有息存储,这比他们自己把铜钱埋在地下更安全,还能生息得利。

以前许多地主商人,手里有闲余的钱,是送去寺院,由他们帮着放贷,寺院要扣除一笔挺高的费用,却仍也有收不回的风险,但武家不是帮着放贷,而是直接有息存储。

利息不算高,可取用方便,且信用好,安全。

武家的庞大现金流,加上这些年越来越多小散户存款,武家的金融业务是风生水起。

武怀玉以前还真没太关注这些,

“月利三分,这个不变。”他喝了口茶,“不过我建议,拿出一笔钱,用做帮扶专项款,”

比如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借款,专门用来借给那些相当急困的人,比如大病、丧葬这种急用钱项,借款人申请后,条件审核合格后,就可以发放一笔帮扶借款,

“这个利息要低些,暂定月利一分吧。”

另外再比如百姓要购买种子买耕牛农具商人经营等的需求借贷,也弄一笔专款,审核后借贷,月息只要两分。

武家专门拿出这么两笔钱来,肯定也有数量限制,但这两个项目宣扬一下,那也是能够提升一下武家形象的。

武家虽然也做典当借贷,但还是有良心的。

更重要的是武家以后钱庄做大做强,信用这块是最需要的。

“我看还可以再拿出一笔钱来,用于对一些重大灾情时的帮扶,发放无息钱粮借贷,”

这些低息、无息的借贷,资金肯定有限制,且条件会审核较严,武怀玉提出每年拿出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净利润,投入到这三个专项基金里面去,用于帮扶更多人。

“阿郎这个想法好,我支持。”樊玄符毫不犹豫的支持,并不在意这会让武家每年少赚多少钱。

润娘她们自然也支持,少赚一点钱,多挣些口碑名声,很划算。

“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我们借贷基本利息就是月息三分,按朝廷定的红线的一半。”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