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大官人

灵州城外。

环灵大道边,草棚下刘氏支着面摊,又一天营生。

来来往往的商旅客人不少,也不时有旅客进来要一二碗剁荞面填饱肚子,生意不好也不坏。

“娘,那大官人还会来么?”

大丫还记得上次那年轻大官不仅一次要了十四碗剁面,还要了十四份大份的羊肉臊子,她们一次就赚了四五十文钱呢,那大官走时还打赏了一枚银币。

后来她们拿回去跟堡子里的里长家换,里长听说了这枚银钱来路,是新任盐州刺史打赏的后,直接出三百枚铜钱换走了,而且对她家客气不少,甚至这次派杂役都没派到他家。

还打听了不少关于这位刺史的事。

虽然刘氏也并不确定那就是新任盐州刺史,可看到里长突然变的这么客气,也还是没说破。

自那天后,刘氏也很期望能再遇到这位使君来吃面,可惜再也没遇到。

低下头收拾碗筷,突然眼尖的二丫激动道,“娘,大官人又来了。”

刘氏赶紧起身,抬头望去,果然一队人骑马过来,中间正是上次那位赏她钱的年轻郎君。

她赶紧放下碗筷,把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几下,然后就迎到路上。

“饭点了,停下歇歇脚,吃碗剁面再走吧。”

怀玉看到那熟悉的摊子和那个妇人,笑着勒住马。

“上次你家吃的剁荞面很不错,还是老样子,每人先来两碗剁荞面,再各来一大份羊肉臊子。”

“好嘞。”刘氏欣喜的应下,赶紧叫丫头们一起帮忙揉面剁面烧水。

一会功夫,第一刀面就剁好下锅,煮好后过凉水加臊子端上桌。

怀玉夹起一大筷子面送入嘴中,就是那个味,面煮的很好,很筋道刚刚好,臊子也很鲜爽滑嫩。

那边继续剁着,刘氏又给端来一个羊头,还有一大盆羊杂汤。

“这是送的。”刘氏不等刘绪他们开口,便主动道。

怀玉看着那大羊头,煮熟的羊头呈棕褐色,看起来卖相不怎么好,尤其是还龇牙咧嘴的。

没那么鲜红诱人的颜色,但这是很原始地道的作法,没任何乱七八糟的添加。

“这羊头很好吃的,已经煮熟煮透,直接把羊头上的肉手撕下来,然后蘸上我们这朔方的青盐,就是美味。”

羊头不是切片,而是直接手撕着吃,可以直接撒点盐拌,也可以直接吃时蘸盐。

就这么朴实无华,原汁原味。

上好的食材,往往只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却能把本来的美味最大的呈现。

朔方的羊是很有名的,就算到后世宁夏滩羊也一点不比同羊差。

这种手撕羊头的吃法,武怀玉以前倒也吃过,西域省就流行这种吃法,甚至既美味还便宜,曾经只要十五块钱一个。

这个女人挺会做生意,不管她有没有猜到怀玉的身份,起码上次怀玉打赏了她,这次人家主动的送了两菜。

怀玉也不客气,掏出随身的大马士革小刀,羊头上划几刀,然后羊肉就剥了下来,手撕成一条条的,再把老板娘赠送的一小碟青盐,撒上一点。

抓起一条羊头肉送入嘴中,还真别说,一点不膻也不腥,还热乎的羊肉散发着极好闻的肉香味。

“好吃,你这手艺不错,我来灵州这么久,发现还是你这摊子上的手艺好,朴实无华,味道纯真。”

妇人得了夸赞,也很是高兴,连羊肉臊子都多打了一些。

刘绪更是连连称赞,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剁荞面了。

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在我们朔方,种的最多的就是荞麦,我们这里的女子,打小就开始跟娘学剁面,都是一样手艺,”

朔方的荞麦,感觉就是比关中的好吃一点,就好比这同州的羊就比雍州的羊好吃一样。

连出身名门的韦思仁,虽然一直嫌弃这摊子简陋,可再次吃这路边摊,也是吃的很痛快。

怀玉照旧跟妇人闲聊,询问起她家春耕的情况。

妇人说家里地不多,弄的差不多了。她家主要是种荞麦,荞麦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的作物,只要在结霜前成熟收割就行,春种夏种秋种都行,生长周期较短。

早熟的只要五十来天,一般的也不超过三个月。虽说一年可两季,但需水需肥较多,所以在陕北地区,一般都是种一季。

刘氏家的荞麦每年大约都是三月初左右播种,雨水足天气好。开春后先把地整好,自家的地弄完了,还要给地主家弄。

她们自家没多少地,主要还是靠佃种地主家的田,佃了地主家的地,除了要分成交租外,每年还得给地主家做些免费工,甚至自家养的鸡等,每年也是要上交一些的。

如果缺牛少犁,可以向地主借,也要从收成里扣租。

虽说刘氏一家属于半自耕农,是朝廷编户良民,但他们依然被地主束缚着。

种地养羊摆摊,一大家子想办法多种地多赚钱,但其实一年到头也就勉强混过温饱。

怀玉问了下,发现刘氏她们家在她们庄还算好的,许多人还不如她们家,自有地更少,佃的更多,甚至缺少摆摊这样的活钱收入,过的更艰难。

这里虽算富裕,可毕竟边境上,朔方的梁师都,河套的突厥,时不时来袭,甚至还有许多马贼草寇,一不小心就有家破人亡的风险。

边州的地很便宜,可穷人们依然很难拥有自己的地。

可这毕竟是家,是根,他们又能去哪。<


状态提示:第283章 大官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