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轩阿爹安万义修的宅子在南村最靠东的方位,往东五百米左右,就是河滩。离其他人家都不算近。宅子是两进两出,盖得中规中矩。屋前除了街道,又空出了十米的距离建的院墙。院墙由青砖建成,门开在院墙正中,高高门楼,红漆的大门,油漆已然剥落,上面挂着铜锁。
一家人站在门口端详一番,安轩才拿出钥匙,上前开了大门。大门里是第一进的院子,正房一拉三间,正中是待客的厅房。两边是两间单开门的屋子,都很宽敞,搭着火炕。正房两旁尚有两间耳房,一间为厨房兼仓房,一间为库房。
院子东西两边盖着茅房车棚马棚和鸡圈猪圈等,自然是甚么活物都没有的。
前后院由院墙隔开,院墙东面开着角门。从这里走进,就到了后院。后院比前院还要宽敞,房子也修得更高大。也是一拉三间的正房,正房中间是堂屋,靠近后门处则架着石屏,前面摆着桌椅,用以家人日常起居。左右两间卧房里都盘了火炕,还有两个单开门的套间相连。餐房和厨房相通,建在正房与西厢中间。西厢一拉三间,屋子正中是灶间,两边屋子也都盘了炕,应是待客之用。东厢则用作了库房和仓房。茅房建在东厢与前院院墙的角落里。
屋后还有后园,水井就打在后园,为此,在建房时,特地在正房与东院墙间留了一道一人宽的空地,直通后园。后园面积不小,大约六七分,只是如今地上除了杂草,却是连半颗菜都没有。
一家人前前后后将整个院子都看了一遍。安家人以前的宅子比这要大得多,自是看起来平常。宋家兄弟就看了个瞠目结舌。他们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宽敞漂亮的院子和房间。饶是宋家小哥儿稳重的像个大人似地,也一时忘却了戒备和拘谨,露出孩子该有的兴奋和新奇。
安如宝看着有趣,笑道:“小初小亦,这里以后也是你们的家了。”他们在车上已经知道宋家小哥儿叫宋初,今年十一岁。而宋亦,跟安如玉一般大小,都是六岁。
宋亦年纪小,闻言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宋初则在面上划过一丝窘迫,还有些茫然。
参观完毕,就是收拾东西。
马车上的东西不少,几个大大的木箱被绳子牢牢绑在车厢后面。车厢里也放了几个木箱,几床被子以及米面等物。将车放进车棚,马赶进马棚,一家人将东西一样样的运到后院放好后,秦风便带着宋初收拾正房的两间卧房,争取晚上有地方睡觉。安轩和安如宝拿着从库房里找出的水桶,去后院打水。而想要帮忙的宋亦则被秦风嘱咐照顾好安如玉,让他很是郁闷。
因为长时间没人居住,屋子里收拾起来并不容易。屋顶和四周墙角的蜘蛛网扫下来,桌子柜子和炕席擦干净,地上的尘土扫干净,还要将被褥寝具一样样的铺好,花了不少时间。等两间卧房全收拾干净能住人,天都有些发暗了。秦风这才想起大家还没吃晚饭,又特特的带着宋初将挤满灰尘的厨房收拾出来。收拾好后,又让安轩和安如宝抬了一个木箱进来。打开,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只可惜,等一切安置妥当,秦风想要做饭的时候,傻眼了。
他之前甚少下厨,兴起来做两样吃的,也是有人早点好了灶看火,如今他亲力亲为,却是不知该如何点火。
宋初走过来,熟门熟路的点火添柴,才解了秦风的尴尬。秦风一面舀水洗锅,一面笑道:“得亏有小初你,不然咱们连晚饭都吃不上了。”宋初笑笑,一心一意的添火。等做上饭,秦风又想到由于来时赶路,车上除了一些米面,根本没有青菜。可要去买,却是赶不上了,不由发愁道:“这可如何是好。”
宋初想了想,站起来道:“叔么,我家还有一些青菜,虽说收了我家房子和田地。可东西不能不让我们取出来吧?我和小亦回去一趟,正好把东西都收一收。”
秦风一拍大腿道:“对啊,你家里还有东西呢,咱们怎么着也要拿回来。要我说,让你阿爹和如宝一起去,咱们把东西都拉回来。还有啊,别叫我叔么,要叫阿么,知道么?”
回头又叫院子里的安轩道:“轩哥,你过会儿与如宝跟着小初回家一趟,把他家东西都拉来。”安轩应一声,与安如宝洗了手,到前院套好马车,就跟着宋初回了宋家。宋亦被安如玉拽着玩儿,没能去成。
宋家在北村的紧西边。不大的院子,三间房屋,屋顶还是茅草的,倒是十分整洁。宋初开了房门,将一应物事收拾起来。家具就不要了,反正也没啥好的,又重。被褥寝具,安如宝看了看,表示没有拿的必要。最后,只拿了宋初与宋亦的衣服,厨房的整齐一些的锅碗瓢盆、田里的一应用具以及粮食青菜等。东西实在没多少,马车都没装满。看着宋家家徒四壁的样子,安如宝心里十分不好受,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平日里吃了多少苦。
宋初抱着阿爹阿么的牌位,坐在马车上,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转头时红了眼眶。安如宝见状摸了摸他的头,知道他心里难受,没有出言相劝。
马车从东到西,穿过整个村子,农家人晚饭吃得早,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唠嗑。见马车走过去,都是一阵嘀嘀咕咕。其中不乏羡慕嫉妒恨的。这安轩家以前是城中的富户不说,他家那小爷儿长得实在是好看,谁承想回来第一天就被宋家小哥儿给占了,这是走了啥狗屎运哦。
安轩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