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再入中科院!
此时的朱棣,在大明已经有了绝对的权力和地位。
所以,不管他想做任何事情,大明这个国家机器,都能无条件的以最快的响应速度来配合他。
故此,对于接下来要进行的天方国的布局,根本不需要朱棣如何费心费力的去做,只要他把命令下达下去,就会有无数人为之而努力。
就这样,兵部就加紧时间的调集兵马;户部也是在以最快的速度在筹备粮草。
大明在这三年的时间以来,经历过诸多的战斗,更是经历了两次的国难之战,所以无论户部还是兵部,对于战争的事情的准备也是越发的熟练了起来。
故此,几乎没有怎么耽搁,兵马粮草就已经筹备完毕了。
户部更是铺设好了多条的军饷粮草输送的路线,完全可以确保粮草的安全运输。而锦衣卫,也是转换了各式各样的身份,开始正大光明的进入天方国当中了。
这次不同于以往,朱棣不需要锦衣卫身份再怎么保密,也不需要他们能为大明带来多么重要的情报,只要他们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就行了。
所以任务的要求也是降低了许多,使得锦衣卫的出手,也更加的不必受到约束,变得更加的容易了起来。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的国家机器,都在迅速的运转当中。
仅仅是七天的时间而已,大军就已经筹备完毕了。
除却五十万西南军区的大军在边境处集结指望,从其他军区调集而来的也是五十万的大军,也是已经聚集在了京都应天府的城外,随时都可以出发。
大明真正意义上的远征军,至此,就算是彻底的集结完毕。
而此时,朱棣确实没有在大军中,而是一大早就离开了京都,去往了中科院。不仅是朱棣,朝廷的所有官员,以及朱元璋,都在早朝结束之后,就前往了中科院。
因为今天,朱棣筹备三个月的中科院大学,终于就要开学了!
之前朱棣在给苍月公主筹备那一场精美绝伦的梦幻婚礼的时候,就开始思索中科院的未来,思索这要如何给中科院提供新鲜的血液,最后他得出的办法,就是建立后世大学样式的那种学堂。
培养科学人才,从而让中科院不会因为老一代人的年老而势弱,反而是要更加的强盛。
故此,在那之后,朱棣就找到了工部尚书赵俊,让赵俊和中科院能一起联手筹备。中科院当中本来就有不少的空房子,所以进行教学的地方是不用担心的,这几个月,主要做的就是在整个大明范围之内征集有意向举学的少年学子。
并且,对这些少年学子进行统一的一次考核,从而从中挑选出来最有潜力和天赋的少年。让他们入学进入中科院大学。
而今天,就是这些学子的入学之日。同样是中科院大学的开学的时候,是大明改革之后,第一所培养定向人才的学府。
所以,朱棣作为中科院名义上的院首,又是中科院大学的校长,就需要住持这足以载入史册的开学典礼。
朱元璋以及众位官员,也被朱棣邀请了过来,算是给中科院大学压阵开学。同时也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大学,大学的意义何在,也为以后在其他方向招收更多的学子做准备。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改革,一步步的剔除掉科举的弊端。让大明的人才培养,从被动化为主动,从被动化为主动,从被动接纳变成主动的汲取。
就这样,文武百官,就算是这辈子第二次,再次踏入这中科院的土地了。
这时已经是阳春三月。
春暖花开时节,中科院又是在这林荫密道之中,那花香四溢,把整个中科院都给笼罩在了花香当中,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为之而不仅心旷神怡。
走在中科院之中,回想起来去年第一次来到这中科院的时候的景象,胡惟庸等人都是感慨不已。
就是在去年,他们生平第一次见识到了科技力量的恐怖之处。
那望远镜,那杂交水稻,还有那炸药......这些他们前所未见的东西,都让胡惟庸等人震惊不已。
在那时,朱元璋就是当机立断,直接给予中科院最高等级的地位,并且派驻重兵常年守卫。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官员认为朱元璋这样做,是有些夸张了,但是当这国难再来的时候,当中科院发明的手雷、地雷和红衣大炮为大明立下滔天的大功的时候,这样的声音,就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科技保卫大明,科技征服世界!这个信念,彻底的深入了每一个官员的心中!
同时,这些大臣们也是不由得赞叹起来,赞叹朱元璋的当机立断,更加赞叹朱棣的高瞻远瞩。若是朱棣在改革变法的时候,没有进行科技变法,那么今日之大明,会是什么样子,他们真的是难以想象。
“谁能想到,就是这小小的中科院,就能救了大明呢?”
刘伯温看着生平第二次踏入的这中科院,止不住的感叹着。
胡惟庸笑着捋了捋胡子,说道:“太子殿下场所,国家要发展,是离不开科技的推动的,之前老朽不是非常明白,但是这一年以来,惟庸终于知道,这科技之力,虽不是眼见手摸,但是却是有扭转乾坤的能量啊!”
户部尚书吴俊升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胡相所言我甚是同意,就抛开他在战争上的功劳不说,就是在这生产上,中科院就改良了很多的农用器械,更是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