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恐怖悬疑>鬼事手札>第111章 秤心(六)

我大惊失色:“什么?她不是上邪?!那是什么情况?间歇性羊癫疯?”

朋友朝我斜了斜眼又撇撇嘴,一脸看不起我的表情。

“开玩笑的。”我说,“我知道不是,我又不傻……”这会儿我们差不多已经到了那座“惊魂山”下,白日里看来没夜间阴森,也仿佛没高得那么瘆人了。

他无视了我,微微抬头往山上盯了一会扭头见我神情凝重,对我说:“不用紧张,昨夜我们遇见的那鬼搞不出什么大动静,最大的能耐估计就是制造幻觉和鬼打墙了,是只典型的墓鬼,”说着,他耸耸肩,“所以我昨夜找了一圈没看见你就到山下等着,反正出不了多大的问题。”我心里又一次暗暗问候了他祖宗,这话说得轻飘飘的,好像墓鬼就不是鬼一样,豆包就不是干粮了?你知道我昨天吓得一路尿下来的吗?

腹诽归腹诽,他说的话我还是句句认真在听。他所提到的墓鬼是非常常见的鬼怪类型,一般住在墓地里,是无害的,但它们喜欢安静,不喜欢被人打搅,而我们恐怕就是跑到别人家里去骚扰人家的怪叔叔了。青天白日的胆子也壮了不少,都不需要做什么心理准备,我就跟着朋友提腿往山上走。山里依旧冷清,走完全程只见到两个起早的农民。在我因错过第一个而后悔不已的时候,我决定绝不放过第二个,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我一直左顾右盼,有生以来第一次那么想见个农家大汉。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迎来了第二春。

“这位大哥,跟您打听个事儿。”我拦住朝我们迎面过来的扛着锄头的中年汉子,“您知道这山里哪里有坟头吗?”

他一听,嘿嘿轻笑出声,见我疑惑满面,便道:“这里以前有很多坟头,你要我指给你看的话有点困难,不过你脚底下可能就有一个。”说罢他看我朝后缓缓缩脚的姿势咯咯笑道,“你们一看就不是本乡人,咱这山里的坟建山道的时候能迁的都迁走了,剩下一些找不到家人、没有信息的或者是家人不来迁的都没人管,大手一挥,压路机一走,久而久之自然什么都没咯。”他语气轻松,脸上带着礼貌性笑容,只是那双眼睛冷冷淡淡,毫无笑意。我一下就看出他眼中的含义,也许这些无名坟头的子孙只是因为各种缘故搬离家乡故而无从联系,多年后他们回到这里寻找自己爷爷奶奶的坟,看到的却只有一条条平整的路。他们的亲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没了,没得彻彻底底,连留存在世上唯一的让人记住他的标识——墓碑,都没了。

没有人会道歉,更没有人会给个所谓的说法,他们只会告诉你时代在发展,些微的牺牲无可避免,而且我们不是没有给你机会。他们不在乎你的信仰,甚至报之以嗤笑,任你哭也好,闹也好。

我知道这样说可能偏激,但却是事实。

这位大哥姓毛,暂且叫他毛大哥吧,在跟他聊了几句后,我便确定了刚才我在他眼中读到的信息,当然我很聪明地没有将话题往那上头引。临走前,他告诉我们山道附近有多少隐藏的坟头他不清楚,不过有一个就在不远处,小时候他上山玩的时候挖出了横躺在路边草丛里的墓碑。虽然因为害怕随即就用薄土盖上了,不过常有人走过那块地方,踩啊踩的,那块石碑就逐渐显露出来了,日久经年,不仔细观察的话根本发现不了那是块墓碑。

他所指的方向就离我昨天遇见山角的位置差不了多远,道别后,我跟朋友就确信毛大哥所说的墓,就是那只火气甚大的墓鬼所在之处。

话不多说,我俩加快了步子往那去,间隙,我问朋友赵燕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刚才还没有给我答案。朋友说赵燕恐怕跟这个墓鬼没有关系,徐莲画错了地图,我们却真遇见了鬼,只能说明小爷我的体质一级棒。

他告诉我,他刚来时在赵燕床下和窗前置下的敷、白蜡以及红线,这些东西足以解决其上邪的情况,但是赵燕非但没好转反而病情加重,再结合她吐出来的东西……

他问我:“你有没有注意到,她吐出来的东西里有一些白色细小的东西。”

我说我吃饱了撑的去看她的呕吐物,答案当然是没。朋友一副在其意料中的表情:“那白色的是虫子,不细看不易察觉。”

“额……”我觉得自己胃里一阵翻腾,一波胃酸未平一波胃酸又起,而我则静默坐在风口浪尖等着被恶心死或是被胃酸消化。

“是草鬼。”朋友解释说,这是苗族地区的叫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蛊。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现在蛊并算不上什么新鲜东西了,很多人都知道其存在,甚至细心打听一下就能找到炼制蛊虫的简易方法。最初的时候,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有人发现,谷仓里的谷物腐败霉变以及其他物体变质会生出很多虫,将它们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器皿之中,任其相互厮杀,剩下的一只则为虫王,蛊也。

早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就已经有人使用蛊。对于这种古术,古人们深信不疑,宋仁宗于庆历八年曾颁行《庆历善治方》,连《诸病而侯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分析和治疗的医方。我做了个手势让他停下长篇大论,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蛊,就是那个从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并且在传言中杀人不见血的蛊。

朋友颔首表扬我总结得不错,大致就是这样。<


状态提示:第111章 秤心(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