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大汉嫣华>五十二 中元

用过早膳,张嫣往太子所居院落找陈瑚,见两个侍女立在房外,而陈瑚在窗下梳妆,她探头笑道,“舅母已经够美了,不用再对镜细梳描。”

“呀。”陈瑚吓了一跳,嗔道,“好好的女孩子,这么皮。莫怪你舅舅总说你像个猴子。”

“那我这只猴儿还你的大礼,你可还喜欢?”

“鬼灵精怪的丫头。”陈瑚轻按她的额头,红了颊。

“嗳,我舅舅呢?”

“太子昨夜与羹颉侯一道,在太上皇生前所居庭院喝酒,子时才回房,”陈瑚叹了一声,神情似忧似喜,“我命,同他吃了半夜,才服侍他睡下,不过躺了一会儿,今早又出去了。我真怕他将心事闷在心里,生生闷出病来。”

“那舅母陪他去散散心,他就会好了。”张嫣笑眯眯道,递出藏在背后的河灯。

“这是?”陈瑚若有所悟,星眸闪闪发亮。

“我听我娘说啊,”张嫣洋洋得意道,“他们小的时候在老家,若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相约去放河灯。一个河灯代表一个悲伤,把他们统统放掉,就能够开心了。”

午后,刘盈在逼仄的房中抄写《孝经》,洁白绢帛之上,兔毫之笔写出字字工整,一丝不苟,祖父之恩,大如深海。他不能一一回报,也只好手抄一卷《孝经》,焚于灵前,聊表寸心。

“殿下,”长骝立于房门之处,瞧着殿外站着的人,笑着弯下腰禀道,“太子妇来瞧你了。”适才清冷的小室,只因得陈瑚走进来,便亮得一亮。

“眼圈都是黑的。”陈瑚伸手抚平他的眉角,“你这样劳累,太上天上之灵见了,也不会安心的。”

他微微一笑,搁下笔,柔声道,“你过来瞧啥?”

“一定要瞧啥才能过来么?家里闷热,我听过新丰城里有条河,你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他听了这个家字,不由一怔,微微温暖。抬头瞧妻子期盼的眸,便点了点头。

“这儿水流太大,”陈瑚站在岸边,伸手试了试河水,皱眉不快道。

“转过那道弯有一段水要缓一些。”刘盈笑道。

“嗳,”陈瑚讶异回望道,“你又没有来前问过人,怎么知道?”

“你不知么?”刘盈负手站在那儿,淡淡道,“这新丰城的一街一道,都是按丰县建造。”丰沛是他人生中一段清浅的回忆,一道街有几个弯,都清楚的记得。

“瑚儿,”他笑看妻子,“巴巴儿叫我倒这儿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陈瑚讶然望他,有些懊恼,“你怎么又知道?”

“因为你脸上都写着呢。”藏都藏不住的小雀跃,谁看不见?

陈瑚笑着拍拍手,于是有随人捧出数盏河灯,“太子可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

他在心中算了算,讶然抬头,“今个儿是盂兰节。”

七月半,是一年中时辰最阴的日子。传言道:七月半,鬼门开。每一年中元之节,当年逝去的生魂就会返回阳世,再见一见眷恋的亲人。

爷爷。

陈瑚握上他的手,诚挚道,“太子,我陪着你一块儿等到天黑,然后一起放河灯为太上皇祈福,可好?”

“好。”刘盈点头,取过灯盏在掌中翻覆,本以为只是凑巧,却越看越是心中有数,这桐漆布质地,这扎灯手法,分明都出自老孙头之手。

这便不能说是巧合了。

天下扎河灯的人也有千百,却偏偏只有一个老孙头。“瑚儿,”刘盈深思叫道,“这灯,是阿姐拿给你的么?”

“不是。”陈瑚笑笑,“是阿嫣。”

“阿嫣啊。”

刘盈将河灯放回随人手中,面上神情似笑非笑,喃喃念了几趟之后,慨叹道,“原来是她。”

陈瑚看不懂他的神情,只抿唇嫣然道,“阿嫣是个好孩子。——她一直很关心你这个舅舅,有这么个贴心的甥女儿,是太子的福气。”

“嗯,”她的确是个好娘子,“只是有时候很莽撞,有时候又贴心的让人心疼。”

她是感念当日自己在新丰带她放河灯解心事的心意,特意托了陈瑚来安慰自己么?

小小的小心思,一望就望的穿,偏偏却让人觉得窝心。

“嗯。”陈瑚红着脸点点头,“所以我一直很开心当日在东市遇到阿嫣。”她瞧着刘盈,意味深长道,“阿嫣还我的回礼,我很喜欢。”

“没出息的东西。”刘盈笑谑道,“几盏河灯就把你打发了?我的太子妇,还真是容易满足。”

才不是几盏河灯呢。陈瑚如鲠在喉,动了动唇,本性里的矜持,让她说不出太热烈直白的话。

“不过那只竹猴儿,说起来也不值几文钱。和这几盏河灯价钱倒也相当。”刘盈又道,叹了口气,“只是可惜,那也算是我们相识的信物,却偏偏在阿嫣手上。她性子古灵精怪,开口问她要,她定是不肯还的。”

“太子和我,难道非要什么东西见证,才可以在一起么?”陈瑚扬眉微微一笑,“妾从小就知道,凡有得,必有失。妾非常喜欢手中得到的东西,就不会抱怨那些失去的。人若太贪心不足,会遭天谴的。”

“太子你看,天黑了。”

天色慢慢黑下来,覆罩新丰城,是一种淡漠的黑,有一种黑暗的温柔。夏风吹过河面,个中呢喃的虫鸣,有没有逝去亲人的一声问语?刘盈肃目而对,爷爷,一路走好。孙儿在此送你最后一程。

远方上游上零星飘来三五盏河灯,燃着豆大的星火,


状态提示:五十二 中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