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还榜眼?”这倒是江海没考虑过的问题。
江山强调道:“论新闻价值,今天谁能比得上它。”
办公室重新恢复了静音状态,只听得见江总编一下一下敲击桌面的声响。
“说是这么说,”江海缓缓说道:“但也不一定非得登在榜眼吧,如果真出现人命事故的话……”
上面的脸还是得顾着的,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峰。
“这个不用担心,”江山对此老有经验了:
“咱们可以这样描述:事故发生至今,目前具体伤亡人数未知,我方记者正在不断发回报导。”
“嗯?”
“还能这么写?”
“怎么不能这么写,”江山继续解释道:“这样一来,之后的几天,人民群众还会继续关注咱们报纸。”
在座人精的双眼,齐刷刷的一亮。
“这写法不错,”蔡文升笑道:“很安全。”
“没错,即不违背事实,也不违背良心。”
“就这么写,我也觉得特别合适。”
1979年8月12号,《解-放日报》上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突破了国内灾难事故新闻不能公开见报的禁区。
这条新闻就是目前东方都市报社,正在讨论的《浦江市出现26路无轨电车翻车事故》。
自此之后,全国所有媒体方才放开了手脚。
从之前表彰汇报性的新闻,走上了挖掘各方糟心事的漫漫长路。
大家正说着,总编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江总编稳稳的抓起了听筒:“喂……我就是江海,你直接说就行……”
一番我问你答后,江海同志在放下听筒的同时,也舒出了一口气。
“荣编,刚刚就是记者在医院打来的电话。”
“他怎么说?”
“目前是个什么情况?”
“有没有伤亡?”
面对各位的提问,江总编统一回复道:“这数字说来还有点蹊跷,26路车翻了后,一共伤了26位乘客。”
“没闹出人命?”
“问好几遍了,肯定没有。”
荣斌的一颗心终于安了:“那就直接登在榜眼?”
“可以,”江海点点头:“这篇稿就这么定了,一会你亲自去写。”
“好,肯定不会耽误编前会的。”
“呵,这事总算是有着落了,”江海同志撑了撑腰:“接下来,就该等着瞧各方领导们的反应了。”
“你还真别说,我现在就开始紧张了,”荣斌笑了笑:“也不知道宣传部会是个什么反应。”
“没事的,”江山安慰道:
“说起来,也不过是条新闻,你一会编稿时别忘了提醒人民群众注意交通安全,笔峰一转也就转移群众视线了。”
“群众视线?”江海用笔指了指老三:“听你这意思,咱们的新闻稿还能引导人民群众的关注方向?”
“那当然!”
在新闻讯息缓慢、单一的年代。
人民群众对新闻单位的信任度,还真就能做到:说什么全都听,写什么全都信。
这一会,《东方都市报》的总编室里,气氛终于轻松了下来。
城市另一边的《浦江日报》社,却陷入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中。
“行了,都不要再说了,”
面对各位主编的口舌之争,总编魏远行用力顿了顿手里的白瓷杯:
“又不是什么非登不可的新闻,有什么可吵得。”
“魏总编,一旦错过,咱们报社就没了先机了。”
“不过就是一场事故而已,不登也罢,”魏总编摆了摆手,皱着眉道:
“我可不想让它成为咱们浦江日报社的新闻事故。”
“总编说得没错,这事可跟登广告不一样。”
“可就怕别家报社会……”
“行了,这事就不用再议了,”此时,魏远行更在乎的:
“既然说到了其它报社,我这倒有件更重要的事,吴主编你先说。”
“好的,”
副刊部的吴主编,看着几位同事说道:“咱们副刊版上的连载,还有三天就要结束了。”
“《张大娘家的老母鸡》?”会议桌对面的编辑,苦笑道:“我的天,总算是登完了。”
“接下来该连载哪篇小说?”魏远行沉着脸问道:“我想先听听大家的建议。”
吴主编其实早已经有了些想法:“说句实话,《东方都市报》上的小说连载,还真是挺精彩的。”
“那没办法,《潜伏》本就是江海弟弟写的书,想拉也拉不过来。”
大多数的同志,对两家报社的渊源全都知根知底。
就现在,两边的同事还时常有联系。
吴主编继续:“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思路啊。”
魏远行果断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仔细想想,”吴主编故作神秘道:“在《潜伏》之后的那篇《黎明之前》是托了谁的福才火起来的?”
“这个我知道。”
“这事谁不知道,《保密局的枪声》呗,《黎明之前》就是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
“没错,”吴主编笑了起来:
“我仔细研究过《东方都市报》的副刊版面,发现上面越是吸引读者的文章,就越是与最近播放的电影有关。”
“你说得这些我也发现了,”其中一位编辑点了点头:
“不瞒大家,我现在天天都会买一份《东方都市报》,它上面的一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