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第59章 北上的“名画篇 ”

第59章北上的“名画篇”

江家,看着儿女们纷纷走出门后,江爸和江妈又开始忙孙子孙女了。

江向南嫌弃小孙子自己吃饭慢,忍不住拿筷子绕了好几卷面条,塞进江小白的嘴里。

再一看江小白,更像包子了。

江河淡淡的看了一眼:“放心,小白饿不着的。”

“那可不一定,”江妈觉得江爸做得很对:“一会送到幼儿园,一关就是一天,还指不定能吃上几口饭呢,全靠早上这顿饱顶着。”

江爸点头:“你是没看见,小白每天放出来时的吃相,我看得都掉泪。”

江河默默吃面,不再言语,他天天都能看得见。

“瞧瞧,这是谁家的小囡囡,”江妈把红发卡给孙女戴上时,还忍不住摸了摸蝴蝶结:“小鱼啊,这是谁给你买的?”

江小鱼和江小白同时:“三叔~”

“对了哦,”江妈舒展的笑脸,这一会又开始想儿子了:“也不知道,小仨现在进火车站了没?”

江爸又给小白塞了卷面条:“放心吧,他这次是北上,不是下乡。”

浦江火车站。

江山接过大哥还带着温度的灰色毛线背心,穿上的那一刻才回了些暖。

“还别说,”江山不得不承认:“这两天好像比前阵子冷多了。”

他是习惯了夜生活的人,对清晨的气温还算有些概念。

怎料,一不留神就被概念错负了。

“你那是没数,”江海把满满一网兜递给江山:“妈说了,让伱记着和领导一块吃。”

“哎。”江山老老实实接了过去。

老大觉得自己就多余说这一嘴,对谁不放心,他也会对老三放心的。

江山知道自己来的早,进站时一路慢慢悠悠。

平日里走街上觉得还好,这一会放眼望去,一水的军绿工蓝,包括他自己。

不是扛着几大包的,就是坐着几大包的。

进进出出、走走靠靠,人员密集的程度和后世相比,只多不少。

所幸,人流是游动的,远没到比肩继踵、震撼人心的场面。

与1978年年头,小露一手就震惊华外的准“春运”相比,再过几个月,铁老大将迎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运。

1979年,春节期间旅客的发送量,第一次超过一亿,第一次一票难求。

也是第一次铁路工人全员全车齐上,货车能停的都停,全都加入为民服务的行列。

在货箱的拐角围个草帘子,搁个粪桶就是个临时厕所。

各大主要城市,齐在站前广场搭起活动板房,增加售票窗口。

不用看守,不用隔离带,条条队伍规规矩矩、井然有序。

工作人员一边惊叹着从未见过的壮观场面,一边对你说:“同志,介绍信上是几人,就卖几张票。”

那一年,黄牛已经与时俱进的出现了。

站台内,一身深藏青中/山装的古铮铮,时不时就瞧一眼身旁的黄华。

灰色的薄布中/山装、绿军裤,灰色的解方帽、黑边眼镜。

手上提的一只网兜里,几个油纸包着的鸡蛋糕旁边,还挨着一只写有“农业/学大/寨”的白瓷缸子。

这家伙平日里的西装领呢?猎装短风衣呢?

居然连花眼大皮鞋,都换成了千层底的黑布鞋了。

“呵呵~”黄华捕捉到了古铮铮的目光,对他展开了大队会计般的微笑。

“呵!”

古铮铮皮笑了一下,实在想不出,黄华这是又要走哪条路线。

才三十出头的人,就已经不敢与时代碰撞了,还有很多石头在等着他们摸呢!

正想着,忽然,远远的看见一人在对他们使劲招手:“大家这么早就到了,我要向你们学习!”

一见来者,不仅是古台,连黄华的眼皮子都忍不住跳了一下。

人群中,斜跨的江山,对着他们垫着脚、挥着手,一笑一排小白牙。

古铮铮:“……”

1978年的绿皮火车,又绿又新。

尤其是江山今天所坐的这辆,估计是给去年的春节吓住了,加班加点新上了一批列车。

怎料……后面见多了就习惯了。

江山一行四人,除了老三位,还有电视台宣/传科的一位同志。

的确良的新衬衫、黑色的灯芯绒长裤……还好有他撑着浦江的面子。

这一会的硬坐真真就是字面意思,标准的90度坐椅,无比板正,江山刚坐下就已经开始累了。

还好他们来的早,一上车居然还能找到个靠窗的空位。

这一会,他依靠在窗边,看着外面越聚越多的群众。

渐渐地,外面的人少了,车厢里又跟着乱了起来。

浦江是首发站,人那个多啊!

此时,四人组无人说话,各个贴着座椅靠背,抱着网兜。

静静的看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包裹,从窗户外递进来,又被里面的人接进去。

一位包着头巾的大姐,看了眼古铮铮的领导派头,抿了抿嘴没敢开口。

转眼对着黄华和江山喊:“大兄弟,帮忙接一把。”

“唉唉,”

“大姐,给。”

淳朴善良的黄华和江山,赶紧上手帮忙,一个接包,一个递孩子。

古铮铮转脸看着窗外暗笑,该!

呜~~

北上的列车终于动了,一行四人同时松了口气。

说起来,也挺神奇的,刚刚乱成那样,这一会竟还能各就各位。

至少,江山没见着一位旅客是站着的。

宣传


状态提示:第59章 北上的“名画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