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269章 下邳城陷二将

“全军出营,追杀宋江余部!”/p

游骑呼喝中,各部有序出营。/p

等了四个多时辰,日至正空时,方天定部领大军出了营寨,向西追去。/p

探马往来复返,不断汇报着前方情况。/p

重阳刚过不久,正午时分的太阳颇为炎热,晒了不久便汗流浃背。/p

宋江擦了擦额头,问道:“前方到了何处?”/p

吴用左右打量一番,道:“再有十里,便到下邳城了。”/p

从宿迁回梁山,有东西两条路。/p

为免海州明军拦截,宋江取西路,即往西走下邳,折向北过沛县后直回梁山。/p

这是最短的路途,因为后世微山湖所在区域,乃是连绵的湖泊、湿地和滩涂,道路实在难行。/p

小队人马通过尤可,大队人马想过,那真是摸着石头过河,风险太大,必须绕过去。/p

宋江又问道:“后方可有贼军缀来?”/p

吴用道:“有千余散骑,并无大队人马,想必方天定被朱武牵制住了。”/p

宋江闻言,扭头看向卢俊义,道:“员外,还请领一部先锋,先往下邳城中准备粮水,供大军休整用。”/p

虽然随军带有粮草,然而只有三天的量,远远不够大军吃到梁山泊。/p

因此,遇到城池,必须补充一番。/p

反正披着官皮,又有兵器在手,不愁弄不到粮草来。/p

“兄长放心,定然误不了事!”卢俊义拱手领命。/p

卢俊义点了三千马军,带了几个副将,加速直趋下邳城去。/p

虽然只有十余里,也跑了两刻钟才到。/p

五个时辰走了九十多里,不但士兵疲惫,马匹也累。/p

好在,进了下邳城,可以略微休息片刻,恢复了体力再走。/p

到了城下,只见城门洞开,门口和城头都见不到一个人影。/p

卢俊义觉得奇怪,道:“我军战败的消息传的如此之快,怎地下邳城中不见一人?”/p

燕青道:“主人,为防有诈,且派兵丁进城查探仔细再行进城。”/p

卢俊义还未答话,后面跑出两将,道:“员外休得疑心,定然是下邳城中大小官员都跑了。”/p

“是极,事不宜迟,为防百姓全部逃散,我兄弟且去城中把门。”/p

话音刚落,两将领着五百余人马直奔城门。/p

这两人,一个圣水将单廷珪,一个神火将魏定国。/p

卢俊义来不及阻止,只得喝令道:“大军跟上。”/p

燕青心中觉得不妥,却又不明所以。/p

前面,单廷圭打马加速,与魏定国说道:“员外太过小心,方天定所部在后面,离此近百里,怎可能于城中设下埋伏。”/p

魏定国笑道:“定然是宋军战败的消息传来,城中大小官员做鸟兽散,百姓也出城躲避兵灾去了。”/p

单廷圭道:“如此的话,筹措粮草可就难了。”/p

官员百姓逃散,便没有粮草,补充自然也无从谈起。/p

魏定国微微颌首,道:“四万余人,人吃马嚼的,每日没有三五千石粮食可不够。”/p

“哎,只盼早日回山,也不用如此提心吊胆了。”单廷圭叹道。/p

几句话的功夫,两人踏上了吊桥。/p

片刻穿过门洞,进了城里。/p

“后面的跟上,立刻控制府……”/p

轰隆一声,地面塌陷,单廷圭魏定国并三十余骑,连人带马掉进了坑里。/p

坑底,插着无数尖锐的木桩,把这些人串成了血葫芦。/p

可怜单廷圭,十分本事没发挥出一成,便殒命在了下邳城里。/p

魏定国还有一口气,只听得一声暴喝“开火!”,城外连绵的爆炸声随即响起。/p

看到城头突然站起一人,卢俊义顿觉不妙,喝道:“速退!”/p

只是迟了,数百个黑点腾空而起,复又砸落进军阵中。/p

硝烟、巨响,人仰马翻。/p

卢俊义死命打马,待退出了城头射程外,再看身后,三千人马没了一半。/p

此时,城头已经升起了五星红旗。/p

卢俊义目眦欲裂,怒喝道:“怎会有明军埋伏在此?”/p

燕青道:“定然是寿州明军突袭至此,然而数量不可能多,待先锋到达,再作定夺!”/p

卢俊义不理,打马向前几步,喝道:“城中何人驻守?可敢出来一战!”/p

城头主将叫道:“大将张宪,奉命侯你等多时了。”/p

原来,张所还是没能下定决心于国同殉,在张宪进了寿州城后,便降了。/p

寿州全境未定,王寅便派张宪领兵三千,日夜兼程突袭下邳,以断宋军归途。/p

彼时,宿迁战局还在僵持,下邳安全无忧。/p

神兵天降,张宪领兵半夜登城时,下邳守军全无戒备,轻易得手。/p

控制城池后,张宪一边请求援兵,一边封锁消息,设下埋伏,准备迎敌。/p

早间得知宋江将至,张宪便摆了个空城计,轻易坑杀了单廷圭、魏定国二人。/p

魏定国是凌州人氏,在本州担任团练使,手下有五百名绛衣火兵,因精通火攻兵法,作战好用火器,人称神火将军。/p

而同任凌州团练使的单廷珪,作战好用水攻,人称圣水将军,二人并称水火二将。/p

梁山打破大名府后,蔡京认为梁山军乃是“山野草贼”,无需大军征讨,一力举荐魏定国、单廷珪为主将,率凌州军马征讨梁山。/p

消息传回梁山,关胜因与


状态提示:第269章 下邳城陷二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