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304章 登基大典(下)

“小老儿谨代表全乡父老,献百衲衣一件,祝愿陛下子嗣昌盛,千秋万载。”/p

说完,老者举起一件百衲衣,端正地跪下。/p

方天定走下皇座,亲手扶起老者,道:“足感盛情,朕定当再接再厉,为万民谋福祉。”/p

接过百衲衣,方天定又道:“朕已下旨,年过六十者,见官不礼,见朕赐座,长者当以身垂范。”/p

老者抹着眼睛道:“陛下仁慈,千古少有,小老儿记住了。”/p

扶着老者坐下,方天定又问道:“长者久居乡间,深得民间百味,可就朝政宜民与否提出意见。”/p

老者道:“朝政清明,官吏得力,并无滋扰之处。只是……”/p

方天定温言道:“长者有何诉求,但说无妨。”/p

犹豫片刻,老者说道:“小老儿一子为衙役,以前,有油水搜刮,因此养家不难。/p

目下朝廷清明,他等不敢伸手,日子实在难过。/p

欲转行,又无其它本事,是故踌躇两难,若可能,请陛下赐其出路。”/p

方天定沉思片刻,对刘韐道:“基层衙役,乃各级政权必不可少之人。/p

宰相府与吏部合议,为衙役、普通小吏、白丁等,设计合理的俸禄,并规划晋升之路。”/p

刘韐领命。/p

所有衙役、大部分书吏,都是各地官府自行雇佣,并不在朝廷体制之内。/p

虽然吃的公粮,然而其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黑钱。/p

现在国朝初立,对扰民害命之举抓的很严。/p

然而,时间长了,这些人要么固态萌发继续贪腐,要么辞职。/p

前者败坏朝廷纲纪,后者官府无人可用,都不可取。/p

因此,提高待遇,给其出路,势在必行。/p

又安抚了老者几句,方天定回归宝座。/p

接下来,又有百姓献上万民伞、万民书,都是歌功颂德的面子工程。/p

方天定也亲自接下,并与百姓亲切交谈。/p

讲真,也就没有直播,这场秀不能广为人知。/p

百姓代表接待完毕,方天定又接见了有功将士代表、烈士家属。/p

其过程,无非表示感谢,嘘寒问暖,询问生活困难。/p

尽管是作秀,方天定也是乐此不疲,百姓、将士也是感动的泪流满面。/p

哭就对了。/p

不把他们哄哭,怎么哄得卖命?/p

此项活动,从正午持续到日落才结束。/p

百姓、士兵们自去享用宴席,大吃大喝,方天定并群臣不得不瘪着肚皮,继续理政。/p

方天定道:“传召辽国使者。”/p

“陛下有旨,辽国使者觐见!”禁卫喝道。/p

接见完各国使者,今天的大典才算结束。/p

得益于庞大的商贸系统,周林把邀请函发到了辽、金、高丽、大理、李朝、占城、真腊、东瀛。/p

当然,这么短时间,各国并来不及派人。/p

此时的使节,都是就在宿迁外的吃瓜群众。/p

是时,若明军战败,他们当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宋军战败,他们才会来应天。/p

现今,他等的态度犹未可知。/p

只有山南、中山、山北这三国,是被明朝海商诳来朝贡的。/p

不一刻,辽国使者进殿。/p

使者只是拱拱手,敷衍道:“大辽皇族耶律图景见过明国皇帝。”/p

用的是辽语,非汉语。/p

很不礼貌,也没把明国放在眼里!/p

方天定眯起了眼睛。/p

庞万春起身,道:“陛下,贼厮无礼,臣请斩此獠狗头,以儆效尤!”/p

耶律图景用汉语喝道:“我乃上国使者,斩我,岂不惧灭国之灾乎?”/p

“爱卿稍安勿躁。”方天定看向庞万春,道:“契丹蛮夷,不懂礼数,我等自当以理服人。/p

庞万春,朕令你领一部人马,与辽国使团比箭,既定胜负,也决生死。”/p

“臣领旨!”庞万春大喜过望。/p

方天定看向耶律图景,问道:“素闻贵国皆勇者,朕表示不服,可敢与我将士以性命比试。”/p

耶律图景直勾勾地看向方天定,想看他真实态度。/p

他摆大国谱,乃是自认为辽国天下第一,并不把明国放在眼里。/p

因此,他想压服方天定,好占些便宜。/p

却不想方天定如此刚,一言不合就赌命。/p

这还是皇帝?泼皮也不过如此吧。/p

方天定无谓一笑,道:“原来浪得虚名,不比也罢,免得让人看破你辽国虚弱,心生小觑。”/p

谅他区区小国,能有什么勇士,且杀他威风!/p

耶律图景计较已定,咬牙道:“盛情难却,既然明国皇帝如此相求,岂能不让你如愿!”/p

“哈哈哈~”方天定大笑,道:“来啊,且送各国使节回去休息,明日大比之后,再说事情。”/p

耶律图景一甩袖子,走了,便是国书也没递交。/p

“陛下威武!”众人起身行礼道。/p

方天定道:“正愁无法显示我国本事,却不想有不开眼的撞上来,岂非瞌睡来了送枕头?”/p

庞万春拍着胸脯说道:“定不让陛下失望!”/p

方天定自然是相信庞万春的,不过,一个人也打不了天下。/p

看向周林,方天定问道:“辽国使团几人?善战者几人?”/p

周林起身道:“一共三十二人,除正副使外,皆为护卫。”/p

方天定道:“如此,全军调集三十将,


状态提示:第304章 登基大典(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