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38章 半吴郡

大火冲天,直映得半边苏州城红彤彤,人马根本没法靠近。/p

灭不了!方天定立刻做出了判断。/p

不要说现在,就是后世,这么大的火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扑灭的。/p

“立刻设立隔离带,调集全军水囊,灭火!”方天定喝道。/p

眼看士卒散开,方天定又道:“晓谕全城,不拘贫富善恶,帮助灭火者赏,阻碍灭火者杀!另,即可扑灭全城花灯,不留火灾隐患。”/p

立刻有人去办。/p

下达完命令,方天定解下腰间水壶,走近火场,运转膂力,把水壶砸在了火力。/p

只是杯水车薪,起不得什么大用。/p

好在全军两万人,有两万个水壶,一起投掷后,倒是把大火压下去了一些。/p

随着士卒散开,城内不断响起“不拘贫富善恶,帮助灭火者赏,阻碍灭火者杀!”的呼喝声。/p

不用他们喊,百姓也知道水火无情,纷纷出来灭火。/p

士卒们从百姓家里借出盆桶缸,装水后来浇,在百姓们的协助下救火。/p

只是火大,实在难灭。/p

幸好无风,但不虞火势扩散太快。/p

火场二十丈外,方天定指着一栋二层酒楼,喝道:“以此为线,全部扒走,清出三丈隔离带。”/p

火场占据了一条街,斤两里范围,照这样拆下去,要拆掉千余户。/p

必须拆掉。/p

苏州城里房屋相连,大多是木质房屋,又是初春季节,天干气燥的,大火起来很难熄灭。/p

若是放任,怕是整个苏州城都要化为灰烬。/p

好在大火突起,城中也着实害怕,加上有兵丁巡逻警戒,倒是没人捣乱。/p

明眼的都知道,苏州落入义军之手已成定局,心内有鬼的,都是趁着各城门全部打开的机会离开。/p

士卒们在外墙上搭住挠钩,发声喊,人马齐齐发力,轰隆一声,房屋倒塌。/p

不待烟尘散去,士卒百姓纷纷抢上,扛起木质家什便走。/p

各处齐齐发力,终于抢在大火蔓延之前开出了隔离带。/p

方天定又安排人手,一步一人一岗,又有小队游荡,务必保证没有飞灰引燃别处。/p

没了可燃物,大火也不能扩散。/p

尽管如此,也烧到了中午才熄灭。/p

通过审问,方天定也知道了,起火的地方正是粮库之所在,苏州城内管库粮食草料,尽数毁于一炬。/p

滚烫的火场前,刘韐忧心忡忡地说道:“大郎,粗略统计,受灾者两千余户,因隔离带毁家者千余户,约有两万人流离失所。”/p

方天定问道:“可有赈济方案。”/p

刘韐回道:“我拟以工代赈,雇佣百姓清理废墟,重建家园,以安定人心,只是钱粮所需甚多。”/p

刘韐的计划,甚合方天定心意,只让他放手施为,勿使一人冻饿而死。/p

钱粮嘛,可以从秀州湖州等地调拨而来。/p

石宝插话道:“大郎,朱缅狗贼家中钱粮甚多,何不派兵搬取,以用救灾。”/p

石宝递过一条金腰带,说道:“此乃朱缅家奴仆佩戴,可见其家之富。”/p

金腰带当然不是纯金的,而是铜制。/p

铜乃铸钱之原料,同样价值不菲,一斤铜,兑换铜钱一贯不止。/p

方天定接过腰带,掂了掂,估计有五六斤重。/p

如此富豪,又是花石纲罪魁祸首,打起来理所应当。/p

方天定立刻派人审问朱缅,同时让石宝带领五千人马攻打朱家各处产业。/p

石宝带领人马到了孙老桥朱家,只见院墙高耸,宅门挺立,粗略估计,占地不下百亩。/p

朱缅曾经矫诏,称他自己所居的苏州孙老桥一带被皇上下诏赐予朱家,强迫周围百户人口清拆搬迁。/p

无有敢违令者。/p

朱家大兴园池,式样拟同宫禁,又招募数千人为私人卫士,此刻,墙头上便有锦衣金带卫士值守。/p

平素里,这些护卫家丁仗着朱缅的威势敢打敢杀,所向披靡。/p

对上大军,却毫无用处。/p

石宝安排兵卒团团包围住朱府,但有敢露面的,只以弓箭乱射。/p

大门口,士卒推着冲椎,连续撞击,片刻便开了大门。/p

大户打多了,义军也是轻车熟路。/p

石宝换上铁甲、皮甲、藤甲,带头冲了进去,身后士卒同样重甲在身,随同冲击。/p

面对如狼似虎的义军将士,朱家上下便是搏命都不行,跪地请降者甚多。/p

当石宝打进最后一间屋子的时候,只见朱冲挂在房梁上,犹自挣扎不休。/p

“嘿嘿,想自杀,美得你!”/p

冷笑一声,石宝一刀斩断白绫,令士卒把朱冲押下去。/p

说起来,这朱冲也是贫苦出身,只到在苏州混不下去,流落在外。/p

这家伙一狠心,把自己的菊花卖给了一个游方道士,伺候的道士爽了,换了几个药方。/p

凭借着药方,朱家发家致富。/p

蔡京贬居杭州时,途经苏州,想修建一座寺阁,需数万钱,担心无人督建。/p

朱冲把握住了这个巴结蔡京的绝好机会,独家出资赞助,备齐了几千根木料,得到了蔡京的赏识。/p

蔡京奉诏还京时,把朱冲父子一起带了回去,并嘱咐童贯给他们搞了假军籍,冒充军功做了官。/p

因赵佶徽宗喜好奇花异石,蔡京便让朱冲父子“秘取浙中珍异以进”。/p

不久,朱勔即将三株


状态提示:第38章 半吴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