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61章 王业之所在

四月初一,丹徒县外。/p

方天定喝令道:“此去,必下江宁,以为王业基础!”/p

“下江宁,建国!”/p

“下江宁,称帝!”/p

“万岁!万岁!万万岁!”/p

一声刚停,一声又起,整齐划一,震破苍穹。/p

方天定已经确认,打下江宁后立即拥戴方腊登基称帝。/p

上到大将,下到士卒,等待这一天也是等待太久了。/p

方腊称帝,方天定必然晋封太子,旁人官职、俸禄、荣誉,肯定都会一一落实。/p

而且,起兵至今,义军势力已经足够大,然而名号未定,职责不清,上下颇为混乱。/p

称帝,建立中枢,理清上下,赏功酬劳,势在必行。/p

前提是,必须打下江宁。/p

纵观江南称王称霸者,凡立国者无不以建康为都,否则,免不了国号前加个“伪”字。/p

当然,现在建康为江宁府。/p

不过这不影响方天定打下江宁的决心。/p

江宁,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p

三国时,孙权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称帝后自武昌还都。/p

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p

司马睿即位,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刘裕代晋称帝,宋立国,都建康。萧道成代宋称帝,齐立国,都建康。萧衍代齐称帝,梁立国,都建康。陈霸先代梁称帝,陈立国,都建康。/p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称为六朝古都。/p

不论地理位置,还是政治意义,这是天然适合建都的地方,必须拿下。/p

方天定喝令道:“出发!”/p

数十骑手从他身后奔出,不断呼喝道:“出发,拿下江宁!”/p

得了命令,大军陆续拔营出发。/p

此去江宁,兵多将广。/p

计有马步军十万,水军一万,随军民夫两万,号称二十万大军。/p

大将有石宝、杜壆、邓元觉、袁朗、縻貹、庞万春等三十余。/p

又有水军三万,船只五百,在费保、卜青、胡俊、胡显四人带领下,逆流而上,随时候命。/p

刘子羽守扬州,邵俊暂任扬州知州。/p

两人据守扬州,防御北方攻击的同时,视情况伺机取真州、和高邮军两地。/p

四月乃是初夏,天气将热未热,正适宜行军。/p

江宁府乃江南东路首府,领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五县,府治在江宁县。/p

晓行夜宿,大军一日五十里,第三天,大军前锋便到了句容县城下。/p

前锋袁朗来到近前,只见无数百姓排在官道两侧,正翘首以盼。/p

想了想,袁朗打马向前,拱手问道:“各位乡亲,何故在此地晒太阳?”/p

一老者来到马前,行礼后说道:“小老儿单定,听闻义军驾到,特地组织百姓来接。”/p

袁朗问道:“宋军未曾阻拦?”/p

单定道:“卢相公已把城中军兵尽数收拢去了江宁城,目下城中空虚,秩序全是我等自发维持。/p

义军到达,我等也放下了心来,还请将军入城。”/p

袁朗颌首,令传令兵通报中军,又分派五百兵卒进城,接管房屋。/p

自己则与百姓聊了起来。/p

袁朗问道:“敢问老丈,卢襄收拢军兵之时,可有扰民?”/p

单定笑道:“便是想,也得敢吧。/p

镇江惨状,我等听闻也是心下惴惴,又听义军为民做主,我等很是欣慰。/p

想那卢相公官声不错,如何肯干那遗臭万年的事情。/p

当然,兵丁临走之时,顺手取走些财物也是有的,只是损失不大。”/p

不一刻,中军抵达,百姓们纷纷迎上。/p

真是牵羊担酒,十里相接。/p

方天定跳下马,笑道:“父老乡亲何故如此破费也。”/p

单定回道:“义军政策,我等都打听的明白,尽皆翘首以盼。”/p

卢襄官声不错,能力也不错,然而他也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问题,更没有办法大规模减税。/p

两厢对照,百姓们当然希望义军早日到达。/p

如果义军晚来一个月,百姓们必然损失一大笔。/p

还有月余,便是夏收啦。/p

若是义军不来,这笔赋税是免不了的,说不定,各级官府还要多搜刮一笔。/p

而且,大户潜逃,田地还在,田里的麦子同样也在。/p

分到几亩地,便是白白得了十多石收成,谁不想要这美事。/p

一刻钟后,城内已经检查完毕,并没有埋伏,户籍账册都在,只是府库空的能饿死老鼠。/p

方天定财大气粗,也不把一府之地的钱粮看在眼里,果断无视。/p

竖起招兵旗招募三千兵丁后,又留下一千兵丁,大军继续出发。/p

四月初五,大军开到江宁。/p

卢襄真的是决心坚守江宁,其余四县全部弃守,太平州大部分军队、滁州一部分军队,尽皆聚集在城内。/p

保守估计,守军不下六万。/p

安营扎寨后,各大将齐聚帅帐,商讨战略。/p

环顾左右,方天定道:“各位,江宁城内外消息断绝,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守军,也不知道主将是谁,大家有何建议,尽可以说说。”/p

自从包围了镇江,江宁这边就没了消息。/p

冯喜前后派出数十波细作潜入,全部是肉包子打狗,让他好不郁


状态提示:第61章 王业之所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