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64章 血战钟山

雨花台下,一万大军横列,却只是戒严,并不攻击,牛首山亦然。/p

根据扈成交代,两山上各有守军三千,其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为江宁城争取时间,以等到赵宋援军抵达。/p

所以,这部分是弃军,也是哀兵。/p

能够主动出城驻守的,都是抱了必死的决心,非常不好打。/p

钟山下,方天定与方腊并马而列,静静看着士卒准备。/p

山上无数壕沟纵横交错,偶尔一两个人头露出来,也是转瞬即逝。/p

方腊道:“大郎,目下我军火油全无,火药紧缺,如何攻打。”/p

方天定回道:“无他,唯强攻尔!只要抢了一道壕沟,便能取得胜利。”/p

方腊叹道:“如此,伤亡必大。”/p

方腊统领西路大军,打的仗大多如同秀州、常州那般,官兵不是望风而逃便是一触即溃,严格意义上的血战不多。/p

所以,他对伤亡看的也比较重。/p

方天定看了眼正在整队的士卒,小声道:“只要交换比不超过一比一,便是胜利。”/p

钟山有守军四千,方天定的心理底线便是付出四千士卒,拿下钟山。/p

心疼自然是心疼的,却必须狠下心来。/p

自古成大事者,必然体恤士卒,然而在需要把士卒推进火坑里的时候,没有一个会眨眼睛。/p

这是成大事必须的素质。/p

义军走到这一步,已经容不得方天定心软了,该付出的伤亡,必须付出。/p

再说,二十万大军云集此处,便是三五万的伤亡,义军也承受的起。/p

咚~咚~咚~战鼓敲响。/p

庞万春喝道:“弩炮发射!”/p

数百雷击弹腾空而起,拖着白烟,落在山上。/p

轰隆隆~/p

爆炸不断,硝烟弥漫,视野为之一暗。/p

邓元觉大喝道:“兄弟们,随我冲!”/p

“冲啊,推翻赵宋,吃饱穿暖!”/p

两千士卒们呐喊着,排成散乱的队列,向着山上冲去。/p

没有重甲,只有藤甲,以方便快速冲锋。/p

也不需要阵型,整齐的阵型,只是方便滚石打击。/p

而且,突进到壕沟里后,也组不成阵型,只要拼命。/p

刚到山脚上,无数滚石擂木轰隆落下。/p

瞬间,数百士卒被砸翻在地。/p

被砸中者,轻伤者少,重伤者三成,其余都是当场阵亡。/p

若是被砸中脑袋,便是死无全尸的下场。/p

邓元觉闪开一块石头,喝道:“兄弟们,冲上去就安全了!”/p

“冲!”/p

士卒们附和着呐喊,也不躲避,只是顶着石头粗木往上冲。/p

宋军也不露头,只是伏在壕沟后推出石木乱砸。/p

两轮轰炸后,弩炮停火。/p

雷击弹不多了,肯定不能全部消耗在钟山。/p

没了压制,山上落下的石块木头瞬间密集了起来。/p

义军伤亡急剧增加。/p

到了半山腰,山上又开始落下箭雨来。/p

这倒是不用担心。/p

完成品的藤甲,对箭矢的防御能力很强,基本不会被普通弓箭洞穿。/p

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滚石和擂木。/p

甲队到了山腰,伤亡已经超过了一半。/p

幸亏阵型散乱,一块石头最多打伤打死一人,不然早就全军覆没了。/p

方天定长戟一挥,喝道:“乙队准备!”/p

早就准备好的杜壆抽出长刀,喝道:“兄弟们,跟我冲!”/p

波浪攻击,一鼓作气冲上去白刃战,不给宋军任何调整和休息的机会。/p

果然,数十轮落石后,滚石擂木果然稀疏了起来。/p

为了防止轰炸和燃烧,宋军许多石头擂木都是放在了壕沟里,一口气扔出来十余块,必然要缓口气的。/p

邓元觉避开一段木头,猛然一跃,出现在了壕沟边。/p

环顾左右,活着到达的不过百人,几近全军覆没。/p

“兄弟们,跟我杀!”/p

大喝一声,邓元觉跳下壕沟,抡起禅杖乱砸。/p

近身作战,邓元觉就是大杀器,全无一合之敌。/p

士卒们持着短枪单刀,纷纷跳下,几个跟在邓元觉后面作为掩护,其余的集中起来,顺着另一边杀过去。/p

杜壆见状,喝道:“集中,集中起来冲上去。”/p

邓元觉已经杀到的壕沟里,自然不会再有落石,旁边的石头又不能斜着飞过来,安全通道自然出现。/p

邓元觉状若疯虎,禅杖如同龙卷风,卷起无数血肉,真是挡者披靡。/p

另一边却难以寸进。/p

宋军人推人,枪叠枪,只以人命换人命,牢牢地顶住了义军士卒。/p

几十息的功夫,双方交战处,尸体已经溢出了壕沟。/p

幸好,杜壆到了。/p

不同于甲队只有短枪,乙队用的是两丈长的破锥长枪。/p

不需要跳进战壕,只要站在边缘捅刺便可。/p

后面还有弓弩手,一边警戒第二道壕沟,一边伺机支援枪手。/p

枪手们捅杀一阵,刀盾手跳下去,沿着壕沟仔细清理。/p

尽管地势占优,武器精良,义军还是不断出现伤亡。/p

有哪些悍勇的宋军士卒,看准时机抓住长枪杆,直接把枪手拖下去,便是一阵乱砍乱刺。/p

只是这样情况不多。/p

厮杀一刻钟后,第一条壕沟的北面,已经完全落入了义军手中。/p

方天定手一挥,喝道:“


状态提示:第64章 血战钟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