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我成了大明勋戚>192 天下大势 (二合一)
一叠奏章进入文华殿,跪下向朱祁镇禀告道。/p

“启禀陛下,内阁加急奏章呈递!”/p

怎么回事,今天这么多内阁亲呈奏章?/p

朱祁镇感到有些奇怪,于是问了一句:“是何人上表的奏章?”/p

“回陛下,文渊阁大学士马愉、礼部左侍郎王英、礼部右侍郎钱习礼、兵部左侍郎邝埜、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智、都察院监察御史孙鼎、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还有河南、山西布政司各衙官员。”/p

听完通政司官员禀告后,朱祁镇都愣住了,他本就是好奇随口一问,万万没想到有如此多官员上表。/p

站在旁侧的王振,表情瞬间凝重起来,他听到这些名字后就大概猜测到,可能是跟于谦的事情有关。/p

但真正让他感到震惊的,是今日这群上表的官员里面,全部都是文官,无一勋戚!/p

这就意味着,沈忆宸不仅仅事实上获得了勋戚集团的支持,就连他本人都在不声不响间,拉拢了朝中部分文官的助力,否则就不可能有这么多文官冒着风险替于谦上疏!/p

更让王振感到恐怖的一点,就是他心中有种预感,这些上疏是沈忆宸准备好的后手。/p

此子已经提前预测到,光靠自己一封上疏的效果不够,只有让更多官员参与进来,才能改变皇帝的主意。/p

这般谋略布局能力,简直恐怖如斯!/p

数十封官员奏章呈递到朱祁镇御案之上,他随手拿起几本翻开御览了一眼,就如同王振所猜测的一样,这些奏章都是替于谦求情的。/p

这下不单单是王振表情凝重了,就连朱祁镇这个皇帝都不由重视起来。/p

莫非于谦真乃劳苦功高之辈,此案判罚引发了朝野震荡?/p

就在朱祁镇不知该如何抉择,准备又一次向王振询问意见的时候,门外宫人进来禀告成国公朱勇觐见!/p

成国公朱勇现在正如日中天,乃勋戚重臣,明英宗朱祁镇也不好怠慢,只得放下手中的奏章,让宫人宣朱勇觐见。/p

只见朱勇走进文华殿内行礼完毕后,就直接开口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事启奏。”/p

“爱卿请讲。”/p

这下朱祁镇彻底懵圈了,沈忆宸率领文官集体上奏也就罢了,现在武将勋戚也过来启奏,该不会还是凑于谦之事的热闹吧?/p

“回禀陛下,兵部右侍郎于谦乃忠君爱民之臣,罪不至死,还请陛下宽恕!”/p

朱祁镇想的没错,朱勇还真就是为了于谦之事而来。/p

只不过他跟于谦并没有交集,纯粹是沈忆宸相求,才会愿意出面帮于谦求情。/p

并且沈忆宸当时的想法,还不仅仅是让成国公朱勇出面,而是让整个勋戚集团联名上表。/p

以如今成国公朱勇跟泰宁侯陈瀛的面子,联合勋戚去求个情问题不大,不过沈忆宸最终还是忍住了这个疯狂的想法。/p

声势搞的越大,确实能给王振极大的压力,但同样的文武官员联合起来,就有了结党营私之嫌,说不定会弄巧成拙遭到皇帝的猜忌。/p

而单独成国公朱勇出面,最多算是亲情徇私,沈忆宸能承担的起这个后果。/p

看见成国公朱勇都出现求情了,朱祁镇明白今日之事,恐怕单单跟先生王振商议,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p

于是他表情庄重的说道:“传朕谕令,召集阁部九卿举行廷议!”/p

明朝正统年间,由于朱祁镇年幼不能整日上朝,所以午朝直接被取消,早朝也简化了奏事流程。/p

如遇到重大事情需要商议,取而代之的就是廷议。/p

廷议是由阁臣、九卿、六科十三道、以及相关的文武官员组成,人数没有固定限制,几人到上百人的情况都有。/p

明朝前中期皇帝大多会亲自参与,到了中后期由于皇帝很少见大臣,于是廷议称了常规项目,结果也由参与的廷臣商定,最后才请旨定夺。/p

身旁侍奉的太监听到圣谕后,立马遵命召集官员展开廷议。/p

不过就在他快要走到殿门口的时候,身后传来了朱祁镇的补充言语:“让沈忆宸也来参加!”/p

东阁内的沈忆宸,面前桌案上放着厚厚两份长卷,而他的目光却始终看向窗外。/p

直到看见一名内官正急匆匆的朝着东阁廊房走来,沈忆宸这才深呼一口气站起身来,拿起桌案上这两份长卷,喃喃自语道:“王振,于谦我一定要保下来,这就是我给你准备的天下大势。”/p


状态提示:192 天下大势 (二合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