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p
姜乔明白这个道理。/p
不过当她真正身处剧组,每天和陈江一起指导拍摄,才知道导演这份工作有多么难。/p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处理、做决定,拍摄的时候出现的各种问题,演员、摄像、灯光等等,都要看着,基本上就是到了剧组就开始忙,一直忙到下班,就连中午吃盒饭的时候,陈江都是眼睛看着上午拍摄的镜头,手不停地往嘴里扒饭。/p
这还只是一个仅有十几名演员,总共四五十人的小剧组,拍摄场地也就这巴掌大点地方。/p
难以想象那种动辄四五百人,天南海北到处跑的剧组,拍摄的难度有多么大。/p
作为掌控全局的那个人,导演这份工作的难度和辛苦程度,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p
姜乔在向陈江他们学习的时候,自己也没闲着,几位主演经常会来找她沟通剧本。/p
“乔乔,这里我不是很明白,你能不能给我讲一下?”/p
“这句话,我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说呢?”/p
“姜老师,这句台词,我觉得可以改一下,比如说这样……”/p
刚开始的时候,姜乔会对每一个问题和演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p
剧本修改方面,她认为演员的观点好,就表示赞同,她觉得不好,也会否定。/p
一些向她请教的问题,她则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还有地球上原作的样子来解答。/p
但是慢慢的,姜乔发现这样做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p
因为她发现,绝大多数演员在和她探讨问题的时候,都是有些紧张的,或许是因为姜乔的身份和地位,也或许是因为姜乔在编剧方面的权威性,总之尤其是演员在提出修改剧本的时候,很多人连说话的声音都是小小的,甚至不敢直视她。/p
然后只要姜乔有一丁点儿不赞同对方的观点,对方就会老老实实地点头,然后按姜乔的想法去做。/p
所以最终那些问题,绝大多数还是会按照剧本上原有的模式进行。/p
但是剧本中的原有模式,或者说姜乔所印象中的那个样子,也不见得就是完美的,有时候姜乔会发现,这些演员提出的意见,的确很不错。/p
关键是她发现的不一定及时,可能是白天拍完后,晚上回到家里琢磨琢磨,才会觉得演员说的不错,提的意见非常有建设性,完全可以尝试一下,但这时候已经有些迟了。/p
“唉,愁啊……”/p
姜乔在和苏溪聊天的时候,把她所遇到的问题讲了出来:“作为一个宅女,我还是比较适合待在家里写剧本,待在剧组里和演员打交道这种事情,比想象中要难很多……”/p
“其实你完全没必要那么辛苦的。”/p
苏溪笑道:“我待过的几个剧组里,就数对《垫底辣妹》的印象最深,金姐在导演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但她处理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接同意演员的意见。”/p
“不探讨一下的吗?”姜乔好奇。/p
“不。”苏溪摇头:“我刚进剧组的时候,提出过一些如今看来很幼稚很可笑,完全不具有可实施性的建议,但无论是什么,她都会同意。”/p
“这……”姜乔觉得不可思议,在她看来,这甚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p
可是,《垫底辣妹》拍得很好,完全没有什么苏溪说的那种幼稚可笑的地方。/p
“这是什么原理?”姜乔嘀咕。/p
“我也不清楚,但是站在我的角度上来说的话……就是因为金姐从来没有否认过我的建议,所以我会有一种成就感,在拍戏的过程中会觉得愉悦而自信,也会愈发积极地去学习,去探讨,去思考更多的点子。到后来,我就能真的提出来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了……那是一种特别棒的体验,简直是每个演员梦寐以求的。”苏溪说道。/p
“这样……”姜乔若有所思。/p
“嗯嗯!”/p
苏溪点点头,又猛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哦对了,金姐说过这么几句话,当一个导演和演员在意见上发生分歧的时候,最好就是导演直接认输,否则如果导演赢了,那他实际上就是输了。/p
因为只有不断地对演员的意见表示支持和肯定,才会促进更多好创意的诞生。而且,虽然导演和编剧有掌控演员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相信演员的直觉,有时候直觉比理论更重要。”/p
顿了顿,她又说道:“至于你说的演员向你请教问题,比如说某句台词应该怎么说的时候……/p
反正如果是我吧,其实很多事情,我在问问题的时候,自己心里就有一个想法了,只是需要一个肯定,或者说是指引……”/p
“明白了!”/p
姜乔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p
当演员向她询问剧本问题的时候,其实只是一种尝试,目的只是让她注意到这里有一个问题而已,而这个时候,她要做的事情也不是直接进行解答……/p
姜乔想了想,应该是,通过演员提出的问题再反过来向演员提问,因为问题的答案并不在她身上,而是在演员自己身上。/p
于是当第二天,扮演燕小六的演员向他请教时。/p
“姜老师,我这句台词的语气是不是要加重一些呢?”/p
“你觉得怎么样最好?”姜乔问他,而并非去回想原剧的样子然后直接告诉他。/p
“我觉得是应该加重一点点,尤其是在后半段,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