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空灵一号后,在这片区域内,像什么给纳米机器人无线充电什么,都是最基本的,可以说,只要空间中能量不绝,那些可以无线充电的设备,就像个永动机一样,可以永远运行下去。
除此之外,目前对林晓波帮助最大的,可能就是可以实时监控的三维地图了,原先林晓波只能依靠绿源监控属于自己的地盘,但由于绿源归根到底也只是植物,也只能感应到被控制植物周围的动静,它的局限性比较大。
比如虽然可以知道有物体靠近,但却不能知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最多只能知道个大概,而且只能靠猜测等等。
当然,绿源不是没有它的优点,比如即使一个蚂蚁从绿源的地盘爬过,绿源也能感知到这个危险的物体,而如果只靠普通的摄像头的话,肯定是看不到的。
而现在有了空灵一号的辅助,那当然是一下子鸟枪换炮了。
从只能感知物体的存在,一下子变成了超高清的、实时的三维地图,真的可谓是洞天彻地,无所遁形。细到一颗微尘,大到从空中经过的飞机,都可以在三维地图上显示的一清二楚。
林晓波在地图上随便玩了会,又开始思考水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了,现在建筑工人纳米机器人已经准备完毕,只要林晓波一声令下,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完成建造。
林晓波皱着眉头,时不时的放大缩小地图上的某个区域,查看地形。
看了看地形,林晓波发现,在大、小荒山总共两千亩大的土地上,自己不是只需要一个水井。
而且由于荒山的地形高低不平,如果水井的位置不佳的话,以后需要灌溉时,还是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如果以后要想使用方便的话,自己需要在不同的地方打几眼水井。
随着林晓波的意念在荒山的三维图上扫过,看着那些沟壑,林晓波突然眼前一亮。
随后,林晓波开始把荒山的地形图在脑海里快速的过了一遍,并不停的吩咐管家按照自己的意念对荒山进行改造。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林晓波视网膜上的荒山三维地图的投影开始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与原来的地形图相比,一些沟壑不是深了、就是浅了,这些沟壑把大小荒山分成了一块一块的。而在一些面积颇大的低洼处,林晓波顺势而为,把这些地方改造成小池塘,以后准备养养鱼什么的。
这些小池塘并不大,最大的六亩地左右,而最小的也有一亩大小,这些小池塘如一颗颗小珍珠一样,零零散散的分散在大小荒山,如同一个个小水库一样。到时候,林晓波会买些鱼苗放到里面,等到农家乐开业后,不但有个钓鱼休闲的地方,如果鱼多的话,还能往外卖点鱼。
这些小池塘虽然小,但数量可不少,大大小小总共五十七个,总共占地两百亩,占到大小荒山总共两千亩土地的十分之一。
在整理完后,林晓波颇为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对管家说道:“管家,对地形图进行注水模拟。”
“是,主人。”随着管家的话音落下,在三维地形图上,大小荒山的一些小坡顶部开始冒出一股股水流,随后,水流开始沿着林晓波设计好的那些沟壑流淌,随着水流的注入,那些把大小荒山分成一块块的沟壑变成了小溪、水渠。而那些忽高忽低的沟壑,也连了起来。
很快,在虚拟地图上,荒山就按照林晓波的想法,被一条条小溪、沟渠分成了一块块的,而那些预留出池塘的位置,被水流充填后,如同设计的那样,形成了一个个小池塘。
随后,等林晓波又对地形图进行一番小范围的修改后,这才算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这就是按照林晓波的想法修改的荒山,在这幅地形图上可以看到,荒山上的水,都来自大、小荒山的六处位置颇高的坡顶,在坡顶处,形成了六处不停冒出水的小泉眼,这些小泉眼也不大,按照林晓波的设计,等‘挖’出这几个泉眼后,林晓波就会把这些小泉眼所在的地方挖成五米方圆、深两米的微型水塘。
未来,这些小泉眼的水流并不会太大,但却会源源不断的为那些水渠提供水源。而且林晓波的设计颇为巧妙,可以保证以后水既不会漫出来,也不会少。
由于荒山高低不平,林晓波顺着原来的沟壑,整理、开凿出大大小小的水沟、水塘,这些水沟并不是在同一高度的层面,而是呈阶梯状,共分成四个层次。
最高的水池自然是六处小泉眼所形成的微型水塘了,而水塘里的水也不是如同河流那样平顺的往外流的,水塘的几个出水口处是几个小的断崖,如果水往下流的话,由于落差,会形成高不过一米多的小瀑布。
而按照林晓波的设计,在微型水塘的出水口,会设立一个微型水闸,当人把充当水闸门的铁板插在出水口处时,就会使得微型水塘的水不再外流;但当微型水塘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泉眼就会不再冒出水流,只有当出水口打开后,微型池塘的水位下降后,泉眼才会继续往外冒水。
这样以来,林晓波就可以控制水量的大小,当下方不需要太多的水补充时,就可以把源头掐住,使其补充水的流量变小,不至于下方的水渠、池塘水满后,发小洪水。
而且如此以来,对外解释的话也非常容易,林晓波可以说这是因为地压不大,和泉眼所在的池塘形成水压平衡所致。
按照这样的设计,下面三个层次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