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样的事情却是接二连三,先是二中后来是一中的学生三三俩俩的结伴而来,小从铅笔算术本,大到乳液甚至是家电,无一例外的要求便宜。
百货大楼的经营模式就是明码标价,不要幌儿,实打实的价钱,这样一来就有些乱了规矩。
李燕真正感到后悔的还不仅仅是因为这几次学生的特价,真正让她觉得闹心的是后来发生的事。
凌水镇街也就这么大点儿的地方,真正的大商店也就百货大楼这一家,这里有个风吹草动的很快就满街里的人就都知道了。接连的几次打折之后,没过两天就有大批的客流涌入,到了柜台前就开始要求购买减价商品的事,把营业员们都给问蒙了,压根儿就没有这回事儿,让他们也无计可施。
上门的顾客不在少数,这其中就有人不干了,带头质问为什么同一种商品卖出两种价钱,还有人举例说谁家的小谁谁买的就是便宜了多少钱的东西,诸如此类的要求给出解释。一时间竟然群情激愤,大有不买到便宜物品绝不善罢干休之势。
眼瞅着这人是越聚越多,就连总监也应付不了,没办法亲自到学校去找李燕,说明了情况,让她拿出应对的办法。
李燕这个后悔呀,她倒是跟勒小东置的哪门子气,这下大爷装大发了,不损失个万八仟的是没办法善了了。咬咬牙只得做出全场最低折扣三天优惠的决定。
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优惠,跟后来很多商家用的那套提价后的打折完全不同,本来百货大楼面对的顾客群都是小镇上甚至是各村的民众,采取的就是薄利多销的策略,利润并没有太丰厚,这样一来就越发不赚钱了。可又有什么办法,谁让她闲着没事儿没管住自已呢?
这次的事也给了李燕足够的教训,深刻的体会到了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同时,对于这件事的始作甬者在心里头拿鞋底子拍了八百遍,算是泄了愤。
解决完百货大楼的事,紧接着就快到期末了。每年的期末考年级都会排大榜,李燕打算这次考个好点儿的名次,让她妈高兴高兴,也算是给他们打支强心剂,增加下对她的信心。
自从被迫成为学校名人后,她已经不再有必要继续保持低调下去,倒不如把实力尽皆使出来,看看到底能够到达个什么样的水平,这样也好先一步进行规划,到底该何去何从?
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星期,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好学生想要个好分数,坏学生临时抱佛脚不想考得太糊焦,所有人都在努力抓紧时间学习。
根据以往的成绩,李燕在班上的名次都在前三,副班长汪长龙和她的成绩在伯仲之间,唯一的劲敌就是班长吴玉良。这次她的目标是保二追一,能考第一名最好,就算不能也要把分数拉近到最小化,看一下到底差距有多少?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大考小考无一次不把持着第一名位置的吴玉良竟然会出现失误,甚至连班级前三名都没有进去,第一次考了第四名的成绩,这无疑让人大跌眼镜。
公布完分数后又唠叨了些寒假里要注意的事项,班主任梁振宇就宣布散会,正式开始放假。临走之前表情严肃的把吴玉良叫去了办公室,想必是就这次成绩要跟他谈心。
这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他这里失利,李燕那里却考的相当好。不光是班级第一名,全年级总榜也排在了第三,对于这个总绩她是相当的满意。如果能够保持下去,不管是考重点高中还是好些中专都是没有问题的。
成绩单往回一交,崔玉凤那是相当的满意,当天晚上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做为奖励。
这个假期李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按排,正好她大姨崔玉英让她去去家里玩儿,反正左右无事也就去了。
李燕最喜欢到河里捉个鱼摸个虾,大冬天的也不闲着,跟着两个表妹全副武装,到离她们家几百米远的小河里去捉蝲蛄。这条小河多处是泉眼往外冒水,到了冬天也不冻。拿着根木头棍儿敲碎了表面一层薄薄的脆冰,穿着高腰水靴淌进河里一点儿都不防碍。
前两年飞机撒药把大河里的蝲蛄全都灭了根儿,也就山沟里的小河里还能见着点儿影。到了冬天蝲蛄也怕冷,全都缩在石板底下的缝洞里搞冬眠。那是一逮一个准儿,简直跟白捡没什么两样,半点不费劲儿。
两个表妹经常过来比李燕有经验,哪种石头下面容易有经她们指点完果然效率增加了不少。三个人用了半下午的时间捉了一小桶的蝲蛄,顺带着捉了半斤多的鱼和三只蛤蟆。
这蛤蟆可是好东西,捉着的时候姐妹仨都乐坏了,小表妹秀艳吵吵着回去用火烧烧吃,蛤蟆大腿儿特别的香。大表妹却说她嘴馋,要拿去买掉,一只母蛤蟆可以卖好几块钱,两人开学的本子钱就出来了。两人争执着互不相让,最后还是李燕从中调停,拿出二十块钱去小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堆小零食和学习用的笔本,这才算解决问题。
那三个蛤蟆自然也就由李燕来支配,不光是这三个,她还让两个表妹带她去村里专收蛤蟆的地方,又加价买了两斤母的回来,让她大姨连那半斤鱼一起下锅炖了,那小桶的蝲蛄就都剁碎做成了蝲蛄豆腐。
晚饭桌上,两大盘了河鲜,崔玉英焖了米饭又炒了两个菜,把六个人全都吃的打饱嗝。大姨夫黄玉顺直道跟李燕借光了,平常谁嘎实(舍得)花钱买蛤蟆吃,一斤都挺老贵挺老贵的,一般谁家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