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重生回到1986>第一百三十七章
感到高兴的莫过于李佳和李奇,生活的空间一下子增加了四五倍大,再加上从来没见到过的设施,小孩子图新鲜的个性让他们很是新奇了一阵子。

其次受到影响的就是老太太吴芝兰,活了这一辈子也没说不出屋就能上厕所,刚开始还有些别扭不习惯,可适应了两天就感受到了便利。大冬天的不用为了上趟便所而出去吹冷风打哆嗦,不用再担心时间太长而冻屁股。可以安安稳稳的在只穿着秋衣都觉得暖和的卫生间里想坐多久就多久。

相对而言,崔玉凤和李大中到底年青见过世面,更容易接受这种转变。至于李燕更加不用说了,有过城市生活经历自然最短时间就适应了。

总而言之生活条件上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凡事有利就有弊,住楼房也有个坏处,那就是不能再像在农村的时候可以挨家挨户串门子。光是待在家里别人还好说,老太太吴芝兰就觉得闷得慌,操劳了一辈子冷不丁闲下来特别不适应。好在崔家那边也跟着搬过来,没事儿的时候她可以跟李二凤和崔明春聚一块儿打打小牌,逛逛小区,出去买个菜散个步,认识认识小区里的老人们,晒个太阳唠唠嗑儿倒也过的不错。

大人或许有的时候还会矜持矜持,小孩子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李佳和李奇搬来的第二天就跟小区里的孩子们混熟了,玩在一起毫无压力。

李大中隔个两三天就开车回趟周家堡子,巡视下大棚,外带的看看房子。李家和崔家的房子都没打算再留,有人要买就都卖掉。最近有几拔人过来打听了,差不多合适就给他们了。

一家人里头要算崔玉凤最忙活了,原来就打算要弄个服装加工厂,现在李燕这里正好有现在的房子,就把一层改了改,中间的隔墙打通,弄了个不到一百坪的场地,挨排先放了几十台缝刃机,就开始招收工人。另一方面服装店门面也早就相中了,是南市场对过的一处门头,只等着年后找人好好装修一下。

一家六口里头,李燕成了最宅的一个,正好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情可干,天天闷在家里头除了看电视就是学习。有时候她妈在外面忙,她就负责掌勺上灶,手艺倒也不错。

时间过得快,半个月的时间眨巴眼儿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新年。这是李家人在楼房里过的头一个春节,热闹新奇自然不必多说了。拜年说吉祥话分压岁钱,这些老传统都没变,只是燃放鞭炮没那么随便自由了,比起以前少放了很多。

除夕当天的发纸饺子也由大锅换成了小锅,味道却还是那个味道,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初三这天,李文芳和李云夫妻俩带着大女儿李颖和女婿王军还有两岁的外孙女王絮,小女儿李霞和男朋友郑小枫,李文贤和赵志诚夫妻俩带着两个儿子大林小林,坐着客车过来拜年。李大宽和刘美娥带着儿子李峰从县城里的岳丈家也都过来。

这已经是李家人形成的惯例,到了正月初三这天,除了老大李大成不太合群外,大女儿李文芳,小女儿李文贤,小儿子李大宽这三份拖家带口的老会聚到一起来到二兄弟(二哥)李大中这里来拜年。

别看只有三份儿,细算起来可是一大帮子人,每年的这天老里家三个屋里就全都坐满了人,加上李大中交际广朋友多,再有几个要好的上门来,那简直就是小规模的市场,闹哄哄的没个安静的地方。

每年这个时候崔玉凤就成了最累的那个,张罗着几桌饭菜自然不多说,光是刷碗涮杯子就能累的够呛。一大家子人没一个能帮把手,男人们有远离厨房的规矩也就算了,女人们李文芳、李文贤、刘美娥那都是一个样儿,一个赛一个的娇贵,只知道吃现成的在炕上一坐,光知道说话唠嗑儿,半点活都不干。

那时候李燕还小,帮不上太多忙,每每看到崔玉凤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儿,也就吃口饭的工夫能稍坐一会儿,到了晚上累的直不起腰躺在炕上直哼哼,心疼的不得了。

后来李燕和李佳长大了,终于可以帮把手了,可崔玉凤也老了,身体也不好,却还得张罗忙活着。这自然就引起了两姐妹的不满,反反这些事儿的时候被李大中听见了,又摔又拎的发了好一顿脾气,这就让两人越发反感这件事。

上辈子的那些个事儿李燕至今记忆犹新,虽说现如今她妈的地位明显升高,就算她大姑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吃不动,可是这浩浩荡荡来的这大帮子人,侍候起来还是很累人。

李燕当即就决定把聚餐的地点由家里换到饭店去,这样一来即不失礼数又不会受累,顶多是花钱呗,这她倒是不在乎。她这一宣布,立时得到了响应。毕竟这里面积大是大,终归是楼房跟在周家堡里还不一样,光是用煤气不烧大锅做这么些人的饭菜实在是不太容易,也都能理解。

征求了下大家的意见,最终在县城里数一数二的饭店‘候府家宴’大包间里摆了三桌,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把这顿饭吃了。

桌席上李燕看着她妈又吃又喝,跟旁边的李文芳、刘美娥有说有笑,暗自感慨不已。以前每当她看见她们坐在炕上聊天说笑,她妈在厨房里忙活张罗,最辛苦最受累却是最后一个上饭桌,简单的吃上几口已经凉了的饭菜时,就会特别的心酸难受,这回终于可以让她安安稳稳的吃口热乎饭,在这些亲戚面前不用再低一头,打从心里觉得欣慰。像是了确了多年的心愿,长长的舒了口气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七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