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的训练保持着较高的强度,尤其强调高速机动中的火炮打击精度。随舰回国的黄建勋,也带领水雷营,不断操练在各种天气海况下布雷。
重点科目是丁云桐亲自交待的,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水雷布下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这就要求水雷要能以一种恒定的间距,均匀而且成一条直线的分布在海上,速度还得快,此时的机械水平,很难达到这种要求。在风高浪急的大海上,船,雷,水都在移动当中,没有相应的测量仪器是做不到快速精确的。
面对黄建勋的报告,丁云桐想起了前世志愿军林有成的土办法,将事先量好长度并捆好的麻绳,系在锚雷之间,这样布好一雷,到相同间距,下一个会被拉下水。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林有成在1小时内布下了90个,最后还炸沉美军一艘登陆舰。
黄建勋看着皇上发来的指示,忽然觉得自己在英国是白学了。
同一时间,闽浙总督丁日昌,正在严格监督四个炮台的修建。
根据保密的计划,所有的人力都不能雇佣当地人,而是专门从外地带来,材料和火炮都是半夜运到山上。山顶的修建更总是参谋部严格把关,闲杂人等靠近就抓。用四个较小的炮台作为掩饰,分别建在金牌山,长门山,罗星山和马限山的山顶。而在小跑台的远处,则建造了极其坚固的重炮台,炮台的周围种上竹子,盖上房子作为伪装,有的伪装成一座小山神庙,有的仿佛是守山官兵晚上睡觉的木屋,有的修成一个灯塔。
但在伪装下面却是一座半地堡式、半城垣式的大型炮台,开战时将固定的绳索砍断,伪装的竹屋就会向两边倒下,露出炮台。
炮台不用岩石、水泥,而采用福建民间的“三合土”,“三合土”即灰、沙、土拌以乌樟树汁、糯米浆、红糖、草纸巾,黏性极好,坚固无比,闽南称为“红糖三合土”。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敌方炮弹袭来时,岩石、水泥被炸飞时对炮台将士们的伤害。
每个炮台上都拥有两门280口径的克虏伯重炮,这是克虏伯公司到目前为止,生产出的最大,最重的钢炮。主炮炮身长1396米,炮口内径28公分,炮重48974公斤,全重59888公斤,有效射程达16460米,而且能360度转动炮口。
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种装甲能够抵挡住这样重炮的轰击。不过价格也不菲啊,一门就需要4万多两白银,丁云桐花了50万一口气买了12门,有8门放在了马尾,可见处心积虑。
整个炮台的建设从1879年的6月开始,昼夜不停,无数人轮班修建,丁日昌更是在工地上自己督促,最后累的吐血。四个炮台只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修造完毕,而且坚固无比,结构完善,在炮台后方地下,兵营,电报指挥所,弹药库等一应俱全。
所有炮台士兵都在外地进行培训,选择类似地形,用类似火炮训练,总之不在马尾港使用重炮台训练,以掩人耳目。
整个下半年,广西境内也是外松内紧,奉旨任广西巡抚的丁宝帧,可以说忙得焦头烂额,设立补给站;建立并训练野战医院;将从后方运来的粮食,弹药,马匹,药品,秘密存储在边境的仓库中;不断派人勘探道路交通情况,确定补给路线和应急方案;制订了计划,一旦开战如何尽快的向各个县乡征集伙夫,马车,牛驴等人力畜力。
而这一切,丁宝帧要时刻向丁云桐发电报告,也时刻收到丁云桐的指示或询问。
丁云桐还让胡雪岩和郑观应制定出计划,为战争的财政需求做出规划,他估计至少需要千万两白银,但是假如越南政府能真心实意的帮助中国,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后勤供应,比如粮食,草料,人力,车马等等,那么财政压力就会大大减轻,这就需要唐景崧等人的努力了。
丁云桐希望在明年春天后,自己就能做好一切准备,就等越南的一点点火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