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粮食,除了云昭今年丰收,各地粮仓都爆了,也需要换取一批银钱好操作之外,处理一些多年的陈粮也势在必行。
没办法,非要留着就得另外找地方放,以现在的情况看有些浪费。
毕竟各地粮仓正常储存满,就足以应付连续三年的全国性灾难,再另外选址存粮的意义并不大。
柳芸刚来那两年艰难,是叉烧先皇登基就一直天灾人祸不断的锅,各地粮仓不断放粮早就空空如也。
而云昭看似去年才大丰收,实际上前两年受灾面积就很小了。
之前的税收还没有降,就算不是丰收也没有减产。
各地粮仓其实在不断填满。
只不过去年彻底爆仓了而已。
所以,云昭的粮食价格已经处于历史新低,柳芸说的市价高一成,那是按照大临的平均粮价来的。
将年份最久的粮食处理给玉王,正好能解决储存问题,顺便也让玉王有底气跟其他势力争。
免得一不留神被灭了,那块土地又得换主人,云昭方也不好操作。
打仗的消耗毕竟不小的。
得到云昭的回应,玉王止不住失望,他当然希望用银子能购买到云昭的最新武器,然后一鼓作气将其他势力灭了,直接一统大临。
同样也知道云昭不怀好意,可他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妥协。
他还是很缺粮食的。
之前有父皇,太子就算被废,地位也牢固,其他人自知没戏,大多都只是为做藩王准备着。
当太子没了,其他人才起了心思,匆匆忙忙的为夺嫡动作不断。
又怕大临皇知道吃挂落,一个个都在暗地里谋划,自然放不开手脚,底牌有限得很。
谁知战争是持续的,就算现开采铁矿,打造兵器也需要时间。
粮食问题更是持续的。
云昭愿意卖给他还得感谢着,能怎样拒绝?
玉王倒是不放弃,一边要粮食,一边持续谈判,希望能从云昭手里拿到新武器。
玉王觉得又不是直面太皇太后,或许能用银子解决问题。
天高皇帝远,谁家边关没有几个不做人的?
万一遇上就是他赚了。
其实不只是玉王,其他王也发现只有云昭可以做交易,他们也需要粮食。
永耀失去了五座城,根本没有余粮可卖。
而天庆和大临的仇恨还历历在目,加上已知晓可能会出现灾难,到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样子,肯定将粮食拽得紧紧的。
对于大临某些王的请求,天庆充耳不闻,一颗粮食也不卖。
所以,只剩下云昭可选。
他们的人不好走玉王的地盘,刚好还有永耀输给云昭的五座城边境线。
虽然这边也属于另外一个王,可两王牵制,其他人就能趁虚而入。
云昭独家生意,粮食只送到边境线,要怎么运回去就得靠他们自己。
守着地盘的两王若得到消息不搞破坏才怪了。
能打击敌人,还能白得粮食,谁都不傻,肯定会插一脚的。
各王之间显然更加剑拔弩张了。
明知道云昭不做人,故意为之,他们也毫无办法,这种事情谁让谁死,再不愿成为别国的棋子也不想送人头。
好几个王都恨得牙痒,云昭太贼了。
居然没有趁机攻打大临,如果云昭打了,说不得大临几位王还会联手抵抗外敌,关系不会坏到这种程度。
偏偏云昭只是煽风点火,作壁上观。
大临就只剩下内耗了。
柳芸笑呵呵的来者不拒,陈粮多的是,赶紧用银子来拿走吧!
除了煽风点火,让他们不消停之外,这样也挺好的,至少各王手里有粮,就不会绞尽脑汁的去剥削什么都没有的老百姓。
反而,为了收买人心,说不得还会拿一些粮食给管辖地的百姓,美其名“安抚”。
所以,粮食卖得挺值的。
云昭交易得这般爽快,仿佛很缺银子的样子让众人坚定的认为太皇太后实际上还是很穷的。
不然的话,为何卖那么多粮食给大临?
都等于将整个大临养活了好不好?
大临内部的粮食危机解决了,剩下的就只有群雄割据的矛盾。
原本的大临朝廷早已经分崩离析,百官都各自跟着自家的主子走了。
没办法,主子的争斗摆在了明面上,他们要么站队,要么就成为保皇派,完全没有左右逢源,做墙头草的机会。
而大临的傀儡皇是什么情况众官都清楚,还留在京都的屈指可数。
众王将百官分了,手里有人有粮,就不可能安稳下来。
折腾这么多就是为了黄袍加身,岂会放弃?
柳芸对此很满意,只要大临短时间内合不回去,将来只会更难。
要不了几年,众王说不得就会迫不及待的自立为皇,各自传承。
再传承一两代,谁还想一统大临就是妄想,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再花费很长时间打仗,整合……想想都不容易。
毕竟那时候,各国的老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就不会还记得住自己本该是大临人。
三观,意识,道德观念等等都完全不同了,大临就此彻底的成为过去式。
对一个皇朝来说或许残忍,但对老百姓来说,快些结束战争,过上安稳的日子最重要。
众王如今的格局是差不多的,地盘大小,人才,各种资源等等,当然不可能平均,但是差距不大。
所以,想要压倒性的胜利非常困难。
再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