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地归新皇上位,先皇的心腹太监总管直接殉主。
上位的自然是新皇心腹。
而六国盟会之前,地归也接连遇上天灾,损失了一大笔救灾资源,现在还没回血呢!
所以,大临许诺的好处对地归新皇也非常有吸引力。
地归新皇还不知道当初的天灾跟欣月有关,只是习惯了每一任皇帝都不缺席的天灾,把控好舆论,实在算不得什么。
地归太监总管:“陛下,大临皇是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他在云昭手里可没讨得了好,就想着分割永耀了?”
没错,大临的好处之一,就是跟地归平分永耀。
永耀之所以能存在,除了他本身玩得一手好平衡之外,就是因为永耀跟五国接壤。
只要其中一国想占领永耀,都会面对其他四国的围攻,这才不敢轻举妄动。
让永耀把平衡玩了下去。
可如果有两国联合起来,就只需要面对剩下三国,只要操作得好,难度就降低了。
之前没有联合,除了撇开云昭的其他四国有莫名其妙的联盟之外,想要合作的国家也是有讲究的。
邻国的地理优势不如和对面联合。
而永耀,曾经本来是属于云昭的,云昭很多任皇帝都宁愿不打永耀,也不想跟其他皇朝平分。
永耀在中间,对五国来说,也是一种缓冲。
总之,细数利弊是有很多的。
对于地归来说,跟天庆关系没有太好,欣月又毗邻,云昭又不是盟友。
那想要占领永耀,其实只有大临是最佳联合对象。
但是对大临来说,除了永耀,还有欣月。
而且,一旦占领永耀,大临还要面对天庆和云昭,承受的压力比地归大多了。
所以,大临和地归一直谈不拢,大临觉得自己付出更多,就不能平分,这太亏了。
而地归认为既然合作就公平一些,他们也参战了,没道理还能分清楚谁出的力气更大。
好几次都不欢而散,不了了之。
这次为了让地归出手,大临皇不得不退让了,终于同意了平分。
还附带了不少好处,看起来亏大了。
可地归有自己的优势,对于永耀的地盘没有那么的着急。
一旦吞并了永耀部分国土,那地归和天庆就有陆地接壤了。
跟欣月的边境线也会增加。
就现在来说,也是负担。
至于永耀怎么想的,没人会在意。
五国不想直接接壤,这才纵容了永耀的发展。
当年没有永耀,也没有五国,所以都不清楚几大皇朝直接接壤会发生什么事。
地归皇想了想,还是无法下定决心:“不管怎么说,大临若得到一半永耀,是可以解除现在危机的。”
“这些好处也能让地归长足发展,只不过有也可,没有也可。”
“倒是大临……等着救命。”
“需要好好考虑这些值不值得地归插手。”
“而且,大临想推永耀去挡箭,永耀可没上当,地归出手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
他现在是地归的皇了,有些事情就得好好斟酌,不能冒然任性。
他不是先皇,连皇位继承人都可以感情用事,执意要交给不知道长成什么样的孩子。
地归皇看永耀皇在营造他纯孝的人设,差点没笑岔气。
永耀新皇怎么上位的,老百姓不清楚,他们还不知道么?
想到自己当初让先皇在位置上躺了那么久,简直孝出了天际。
第二日,一些细小的消息来得更多了。
地归皇反而更加无法决定了,因为他发现云昭的武器,目前真的很难抗。
没有永耀做挡箭牌,地归参战,也未必能打得过云昭,和拥有支援的天庆。
长时间没接到地归的回信,大临皇也急了。
因为云昭占领了天临关之后,休整了差不多半个月,又有了行动。
天临关已经全是云昭大军了,不知道有多少。
直接兵分好几路,同时攻打了天临关附近的城池。
还有天庆军没事儿就来一波,打完了就跑的猥琐战法,也令大临吃尽了苦头。
大临的防线不断往后退,接近京都的难民越来越多。
大临皇终于慌了,有些后悔还在试探地归皇,这丫的虽然是个年轻人,可一点不好忽悠。
大临皇终于将底牌给了地归,忐忑不安的等回应。
第一次将身家性命交了出去的,等待别人的判决,大临皇躺在床上终于有更多的时间胡思乱想。
首次怀疑自己真的把路给走窄了。
柳芸一直等着大临和地归的交流,攻打大临也是不急的。
越靠近边关的大临城池的日子越难过,很多时候围而不攻,就能让城池内自乱阵脚。
有钱有余粮,日子完全不愁的人家毕竟是少数。
老百姓大多日子艰难,中层的也熬不了太久。
城池被围,心里压力也大,再加上之前因为瘟疫过来救治的女大夫在民众中的威望很高,稍微提出一点建议,就会有很多人激愤的去攻击官府,攻击有余粮的富户。
日子彻底过不下去了,还怕那些富裕人家的护院?
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
这样一来,竟然激发了几位具有实力的领导者,渐渐发展出了起义和叛军的规模。
柳芸得到消息,立刻让自己人暂停,退回天临关。
大临内部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玩吧!
大临皇不是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