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后妃记事簿>第58章 唐朝·唐太宗长孙皇后(六)

长孙无垢站在凉亭之中,看着凉亭的风景。她的面上带着几分大病未愈的苍白,这具身体果然如同既定的历史那般,从贞观八年染上顽疾之后。便如同早已经被白蚁蛀光了的朽木一般,走上了下坡路。

到如今,只能靠着汤药来维持生机。如果不是她不时用能量的干预,现在恐怕已经是入了土的人了。就算她的身体如此虚弱,这后宫事物,李世民与她却也从未想过假他人之手。

从长孙无垢披着红妆嫁于李世民那一刻起,她生命的中心便只有李世民。甚至连身边的孩子都有些顾不得,更别说是她自己的身体。她是一个好的妻子、好的儿媳、好的国母。却称不上是一个好的母亲。否则最后那三个孩子,又为何会有那般结局。

李承乾因腿疾,认为自己的当不得太子之位自卑,甚至造反想要夺仁位,皇储之位被废,充军黔州,最终郁郁而终。李泰则是因为时常给自己亲生哥哥李承乾使绊子而被隔离。就连最后继承皇位的李治,虽说登上了皇位,却也被女皇武则天遮掩在她的万丈光芒之下。失了大唐的江山,甚至很多人认为他格外的昏庸。

这是长孙无垢的人生,所以她在李世民的身上与她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但是她也不是长孙无垢,这段人生,终究还是有着刘莉的影子。

唇角微微勾起一个弧度,身边宫女说了什么。她似乎听了进去,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入耳。无非是哪家的女儿才学兼备,哪家的女儿美貌过人。倒不如那些与她这具身体耳血脉相乘的包子们来的可爱。那原本被她抱在怀中的孩子也一个个成了家,甚至有了自己的血脉。这种血脉相乘的感觉,分外让人心安。

习惯是可怕的事情,皇后长孙无垢贤惠到可以为皇帝的后宫增添新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一时间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再掩饰自家女儿的风貌与才华。甚至有些人想着靠着家中的女儿来维持家族的声望,此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无论是明里暗里告诉长孙无垢哪家哪家的女儿貌美如花,又有哪家哪家的女儿才学出众。还是真有才情美貌的女子,直接被一些臣子、太监推荐给唐太宗的,不计其数。甚至,大家都习惯了这般作为。

李世民听着身边的人夸赞那位名为徐慧的女子,有些不置可否。在这宫廷之中什么样的美人没有,他也不可能随便将稍微有点儿姿色的女子都纳入宫中。他虽然说喜好美人,但是却不是为了美色可以抛却理智之辈。

“皇上,奴才也听说过这位,那才是真真的才女。据说,她在五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开口讲话,四岁就熟读《论语》了,八岁的时候更不得了,可以执笔写文章。之所以让她有名气的是她的《拟小山篇》,这在民间可是广为流传的。”

“奴才有幸也听过,‘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太监尖细的嗓子用来吟诗实在算不上悦耳,不过却也让李世民起了兴致。李世民喜欢有才华的女子,长孙无垢在最初的时候除了她那可以左右逢迎的为人处事之外,更多的是她的才学。

那种带着才学风范的温文典雅,在第一时间便入了他的眼。只可惜,随着他要随军出征,她需要忙的事情越来越多。到现在身为皇后,他倒是很少见她再捧着书本的样子了。更别说吟诗作画。那些时光,似乎真的就只存在在记忆中了···

李世民从记忆中抽身,随即下旨,将徐慧召入宫中,封为才人。

直到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之后,长孙无垢才晓得自己在凉亭中的片刻失神错过了什么。徐惠妃,那个被李世民称誉为有着长孙皇后遗风的女子。只是原本的长孙无垢在贞观十一年的时候便已经逝世,她却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让李世民爱上她的契机一直留到了现在。

若是长孙无垢本尊还在,那这位有着‘长孙遗风’的女子,不知道会何去何从?也许,这便是她的机遇?

徐氏徐慧,从她知晓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她便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徐慧小心翼翼的撩开马车的车帘,看着这金碧辉煌的皇宫。与她曾经游览过的那些名胜古迹都有很大的不同。全盛时期的长安,处处透漏着富丽堂皇的威严气息,而不是若干年之后,那被岁月沉淀出来的历史风味。

现在,她也是在历史上能够留下寥寥一笔的人了。长孙无垢,李世民,武则天。这大概是她现在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名字,文科出身的她不可能不知晓这些人的存在。否则,她道也就不会原文不动的可以将徐慧的《拟小山篇》写出来了。

李世民会是她的丈夫,若是真能得了她的心倒也罢。不过,她可不认为她会如同古代女子那般,很容易的失了心动了情。她的最终目的,是成为武则天那样的女人。在男人活着的时候可以把持整个后宫,在死了之后,还可以得到整个天下!

终于到了她被安排好的宫殿,徐慧没有忘记自己这些年来不断学习的礼仪风貌。进了这宫殿之后,她不由的紧了紧垂在身侧的手,才知晓皇宫皇室对于古代的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是一个才人的房间,却也不是她在府中被精心布置的闺阁可以比的。若是她真的可以被封为妃,甚至是皇后···

心跳的声音响彻在耳边,她的面颊也不由的染上了一丝晕红。有些迷蒙的让那些宫女们摆弄,褪去了她


状态提示:第58章 唐朝·唐太宗长孙皇后(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