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晚宴自是不用说的,大家一起坐在一层的大厅里,听着主持人瑞安?西克莱斯特搞笑,然后这位现在才有点儿小名气的主持人又主持了拍卖会。
拍卖会的一开场不是直接上画,而是基金会公布了这一年支出情况,方逸也拿到了小本子,看了一眼就扔到了桌上,因为上面东西记得详尽的一沓糊涂,几乎是到了买一根钉子都有记录的地步,
方逸不喜欢看本子,但是不代表方逸不欣赏发达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透明度,而且政府控制的还越来越严格。捐了钱看到这样的每年详细的收支报告,心里总是有一种踏实感知道做慈善的钱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帐目不光是坐在这里的人看到,而且还会每隔一段时间公布在网站上,接受公众的质疑,而且当有人发出质疑的时候,很快慈善基金方面就会给予解释回映,这样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两天,方逸觉得这是一种好方法。不光是让做慈善的人安心,也鼓励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业,不光是这样政府还有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你做慈善的这部分钱是可以免税的。
既能博个名声,又能有免税的小安慰,关健的时候这东西还能拿出来挡挡箭,更何况自己投的钱还能知道去处,愿不得这些有钱人很喜欢干捐钱的事儿。
方逸以前不知道这些人有特殊的爱好,明明都是腰包鼓鼓的,不过在拍卖的时候总喜欢五百美元一加,一件作品都能拍五六分钟,似乎能从这样磨蹭中得到心里的满足,而且最后成交的还不是个整数,一般最后的成交价都是带着零头。坐在方逸旁边的郑苑也举了几次手,以两万九千五百美元拍下了一幅作品。
总之展出很不错,拍卖会也很顺利。新锐艺术家们捐出的作品最后把拍了*十万美元。
整个十月展以后,回到了家里每天早上方逸就会看看最新的艺术期刊,满足一下自己的内心的小傲骄。
坐在餐桌旁边,一手拿着牛奶一手翻着最新的《美国艺术》不用看别的封面就是自己的那幅表现黑人女暴露狂的作品。现在它的名字叫《坠落人间》。
似乎美国媒体非常的认可这幅作品,就像是现在方逸手上拿着的杂志中介绍的一样:黑人女性健美的身体在阳光之下闪着动人的光晕,双眸之中闪耀着温柔而坚定的纯结之光,她步履轻快,似乎正把一股自由之风带到你的面前。作者画的不是一个仅穿着风衣的*,而是画的黑色皮肤的自由女神,她是如此自信又是如此纯洁。看旁边角色就明白她非凡人,路上望向画正中的人物,所有人的目光之中都带着一种令人深思的神彩,画布一角的年老乞丐还略微的合上了双手。似乎是在祈祷……。
整幅作品洋溢着一种美国式的自由,轻快的笔触,温暖的光线,同其它的两幅作品一样,整个画布上的人物。就像是完全浸入到光线之中。以前所有的作品光线都是面,而这一次方的出现,让光线成了体,画布之上的形体都沐浴在这种光的体积之中。
逸?方完成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跨越!天使之城给了这位艺术家太多的灵感来创作这幅出色的作品,它可以说是美国版的《自由引导人民》。
这个评价就有点儿太高了,高到方逸自己完全都没有想到。方逸创作的时候就想着自己画一幅无畏自然并且带着一种优雅的黑人女性,要说自由什么的不是没有。但是绝对没有想到这本杂志把它能拨到这样的地位,去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相提并论。
这样的盛赞这几天方逸是享受太多了,不过没有一篇能把自己夸成这样的。写的这么热情洋溢花团锦簇的文章,方逸觉得值得自己再仔细的读上一遍。
杂志在目录过后就是印着自己的三幅作品的册页,接着就是方逸的简单介绍,然后才是评论文章。再读了一遍之后。方逸就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以前介绍自己的时候,中国籍旅美这些字样还是有的,不过现在换上了出生于中国,留学于法国,现定居于洛杉矶。模糊了自己的国籍。
就像前面看到的法国艺术媒体的评价,对着方逸来了一通称赞之后,重点强调了一下方逸有留学巴黎的背景,并且在巴黎高装接受过法国艺术学院的系统影响。最后带上一句,方是从浪漫的巴黎走出的又一位古典主义大师!就像是巴黎给了方逸的突破出了很大力似的。
当然了法国媒体可没有称这幅《坠落人间》可以媲美《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这玩意儿估么着也就美国媒体说的出来。
艺术媒体当然是不能明目张胆的说方逸和自己国家有什么特定的联系,不过字里行间总会带着这么点儿意思。美国媒体暗示着美丽的洛杉矶影响了方逸的作品,法国人认为方逸技法和思想是感受到了法兰西浪漫巴黎的熏陶。
看完了第二遍,方逸合上了杂志就开满脑子跑火车。美国艺术媒体现在明显的一致推崇自己的这幅《坠落人间》,并且把它附予了相当高的位置,而欧洲的媒体则似乎更喜欢自己另一个群体像,那就是《友情》认为这幅作品才能更强烈的表达出古典主义的那种优雅和庄重,人物刻画的入骨三分。反而是自己最满意的那幅《国殇》西方媒体评价稍逊色。至于国内会怎么评价这幅作品,方逸还看不到,因为方逸并没有订什么国内的艺术杂志。
“最新的《艺术评论》到了没有?”想到了这里方逸抬起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