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奇地问他:“我们要去哪里?”
他微微一笑,“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长这样吗?”
“难道这附近有家整容医院?”我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
他瞥我一眼,丝毫不掩饰他对我的鄙视。
于是我讪讪地闭上嘴,跟着他踏进了其中一栋居民楼。
这里的房屋格局很特别,是那种老式的户型,比如一楼左边的那户人家,厨房和其他屋子是分开的,需要分别上锁。
我们抵达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半了,艳阳高照的时刻。
陆瑾言带我推开了这户人家油漆斑驳的木门,踏了进去。
进屋之后的右手边是一个鞋柜,再往里走,客厅里有一张辨不出年代的木桌,阳台上种满了花草,隐约可以瞥见一些山茶花开得正艳。
这是一个非常老旧的房屋,沙发是很早以前流行的款式,黑色的皮已经被磨得光泽全失。
我好奇地站在那里,看见陆瑾言往卧室走去,于是也跟着他来到那间屋子门口。
床边有位老人坐在轮椅上,背对我们,手里拿着一幅相框,低头看得专注。
陆瑾言叫了一声:“爸。”
我顿时愣在那里。
***
陆瑾言带我去附近的菜市买菜时,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你爸爸怎么了?”
刚才他叫那声爸的时候,老人由始至终没有任何反应,反倒是陆瑾言蹲□去替他把照片重新摆在床头柜上,然后又推着他去了客厅,打开电视机。
在他做这些事情的中途,老人除了胸口微微起伏以外,一言不发。
“脑梗阻,血栓堵塞了两条主血管,术后就变成这样了。”他蹲□去问摊主,“鱼怎么卖?”
“十三块一斤。”
“要这条。”
“好嘞!”摊主愉快地伸手捉住那条滑溜溜的鲢鱼,“现杀?”
“现杀。”
“鱼泡要不要?”
陆瑾言微微一顿,回过头来问我,“吃鱼泡吗?”
“啊?吃。”
“嗯,要鱼泡。”
他重新站起身来,继续说刚才没有说完的故事。
“送进医院的时候,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可最后他还是熬过来了,只可惜出来以后就半瘫了。”
“那他——”我迟疑地问,“那他平时……”
“他不愿意跟着我,我把他接到家里去过,他动不了,就绝食,不吃饭。后来我没办法,只能给他找了个看护,白天黑夜地看着他,就住在他的隔壁。”陆瑾言目不转睛地看着老板杀鱼,“我每个周末都来看他,虽然他也不见得想看见我。”
“……什么意思?”
“我爸年轻的时候是个酒鬼,喝醉了就爱发酒疯,回来还会打我和我妈。后来我妈受不了,就想离婚,带着我躲开他。可他不同意离婚,反而变本加厉地喝酒、打我们,我妈的娘家人嫌她年纪大了,离婚的事情闹出去丢人,也不许她离。我妈只好一直带着我过这种日子,直到我十八岁那年。”
我越听越惊心,总觉得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
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什么的看多了,家暴事件层出不穷,我也并不会觉得有多不可思议,可是当那些字眼与眼前这个清隽干净的男人联系起来时,我就觉得难以置信了。
“那后来呢?”我追问。
“这里太闹了,一会儿再说吧。”他从摊主手里接过塑料袋,付了钱,然后带我在拥挤的人群里继续穿梭。
人群太挤,好几次我都被挤得有些跟不上他的步伐,需要他频频停下脚步来等我。
最后他似是对于这样的现状有些无奈,叹口气,伸出没有拎口袋的那只手牢牢地捉住了我的手腕,“小心点,别走丢了。”
他看我的目光像是看着孩子,有那么一点无可奈何,再深究下去,却是满满的宠溺与温柔,像是蜜糖一样足以令我溺死其中。
回家的路上,在我的追问下,他终于把故事说完了。
十八岁那年,就在他高考之后那晚,由于得到了母亲的准许,就和同学一起在外庆祝终于毕业脱离苦海了。
毕业班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放鞭炮、点蜡烛庆祝。
可是就在他像个愣头小子一样与周遭的人群一起沉浸在欢乐中时,有街坊邻居匆匆赶来,拉着他就往回跑,嘴里急急地说了句:“瑾言,不得了了,你妈妈跳楼了!”
那一晚,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变,自看见母亲倒在血泊里那一刻起,曾经懵懂青涩的少年终于一夜之间成长为少年老成的大人。
母亲早已不堪重负,生出了自杀之意,沉重的家庭负担、丈夫的酒后家暴、亲戚的背地嘲笑,所有的一切都令她疲惫不已。唯有这个年幼的儿子令她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而今,在儿子成年毕业这天,她终于如释重负地放下了肩头的担子,爬上了家属区最高的那栋楼。
人生的悲欢离合有很多,社会新闻里每日都在播报着类似的事件,诚如陆瑾言昨夜对我说的那样:世界的悲伤与灾难太多,我们活在遥远平静的角落,无力怜悯。
然而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时,他才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万念俱焚。
十八岁的少年从此踏上一个人的旅程,父亲白日工作,晚上饮酒作乐;而他踏进了大学,除去上课时间,抓紧分分秒秒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