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安心的是,自亦奇娘去逝之后,镇上的魏家人倒再没闹腾,小小的张家村也得以平静度日,时候很快过了立秋,炎热的天气一天一天的凉快起来, 田间地头慢慢的程现出一种丰收的金黄色,空气里弥漫着果实成熟的香味儿。
上秋之后,乐清小水池里那三条鱼也已经肥的可以出鱼了,叫她意想不到的是,养蚯蚓的成绩竟比养鱼好多了,那养蚯蚓的小池里满满当当的爬着一条条肥滚滚的蚯蚓,蓝氏每天都要挑一碗出来,剁碎了跟菜叶混在一起拿去喂鸡。
原本这十七只鸡一天能产二十三四枚蛋,现在一天最少能捡三十枚,最多的时候,捡到了三十三枚。乐的蓝氏跟安平商量了好久,打算来在院子里再打个池子,养上蚯蚓,不但省了喂鸡的粮食,产蛋量还高。
安平向来是个有眼光的人,蚯蚓自然是要养的,但是他发现乐清养的鱼更有发展前景。蚯蚓毕竟只是喂鸡的食料,养的再多也不能卖钱,可是鱼就不一样了,这东西可是很金贵的,特别是又肥又大的这种,市面上几乎都见不到,更别说价钱了。
这鱼么,村里不是没人养过,可是都失败了。就连村南那刘和平也曾养过,鱼从一开春就养上,到上秋的时候肥是肥,也卖了不少钱,可惜这大半年里喂的粮食钱更多,到头来算算,忙活了大半年,竟然还赔了,气的刘和平直接将鱼池子扒了,再没提这事儿。
安平原本以为乐清这丫头捣故着养鱼只是一时兴趣,眼看着她什么都往鱼池里扔。 安平还一度在心里暗笑,到底是小孩子,哪里会养鱼, 鸭粪也往池里扔,那能行么?可是没想到鱼不但没死,还顺利活了下来,整日活蹦乱跳的,到现在,竟然长的这么肥,这三条若是拿去卖。顶少要换两百文钱的。
安平心里暗暗的回想过,乐清养鱼的时候,可没扔什么粮食进去,那么,难道它们吃的是鸭粪和蚯蚓?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鱼苗可以从河里捞,鱼食又不用花钱的话。那么养鱼几乎是零投入,高回报,这么好的事情,谁会相信无缘无故能砸在自己头上?
想到这, 安平突的一个激灵,想到当时自家养红头菇也是乐清这丫头折腾出来的主意。虽然是歪打正着,可是又是红头菇,又是鱼又是蚯蚓的,如果都是歪打正着。这丫头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些吧?她是……安平正了正神色,眼神凝重起来。
旁边的蓝氏见状。吓了一跳,一把捞回正满地蹒跚的乐渊。对安平道:“你这是咋了?”
安平神色凝重:“孩子娘,你说咱乐清该不回是叫神鬼吓着了吧?还是叫黄大仙附了体?”
蓝氏有些不高兴的:“好生生的你这说些啥话?孩子活蹦乱跳的,好着呢,哪里不正常了?”
“你看,当时咱养红头菇的时候,是不是乐清折腾着先养出来的?你再看现在,蚯蚓是不是又是乐清养起来的?鱼呢?也是她养出来的”安平轻声的给蓝氏细细的分析:“要是说一次是歪打正着,可是这么多回,哪里可能?她一个才几岁的黄毛丫头,哪懂得这么多?要说里头没有蹊跷,谁能信呢?再说这孩子,自从开口之后,就变了个人似的,鬼灵精怪,能说会道的,现在想想,恐怕也是……”
“呸呸呸,你可别胡说”蓝氏忙呸了几声:“要是叫鬼神吓着了,哪个能这么好心,还帮着咱家发财呀?你还没问问她呢,就在这乱说,万一是高人指点过她呢?再说,这孩子向来鬼灵精怪主意多,乐云不也差不多么?这还不是随你呀?”
“总之这事得当个事情来看,实在不行, 去请个仙生回来瞧瞧,也放心。”安平低叹一声,忧心忡忡。
不一会儿,跑到外面去玩的乐清回来了,安平沉声道:“你过来。”
乐清一见安平跟蓝氏的模样,心里就明了大概。她这几日心里就寻思着,等这鱼一出池,凭爹的聪明,肯定要多想,所以早有准备。她欢快的跑过去,跳进安平怀里:“爹,啥事?”
安平扯扯嘴角,免强的笑笑:“清儿,你跟爹说说,你怎么会养鱼呢?又怎么会养蚯蚓呢?是谁教你的呀?”
果然是!乐清心中偷笑,从安平怀里跳下来,跑进里屋, 拿出一本书来,清脆的道:“爹,我哪会养鱼呀,是这农书上说的。我以前不识字,是修田哥给我念的,修田哥可真是厉害!什么都懂呢!”说着,将农书递过去。
蓝氏松了一口气的:“你看你看,我说是你多想了吧,孩子本就聪明,你偏要说精怪过头了之类的话,我看是活儿轻省了,闲的你!!”
安平识字不多,但书上鱼,菇之类的字还是认得的,他翻看了一下,心里暗暗放心,这才笑起来:“那你替我问问修田,他家养不养鱼,他家若是不养,咱家可就要养了。”
乐清捂嘴一笑:“他家养不养,跟咱家有什么关系?再说,修田哥的娘不叫他看农书,他这是偷偷念给我听的,爹你可不敢叫别人知道了。”这本农书麻,书名为《农间记事》,作者 张乐清,于此时此刻的两个月前馔写完毕。嘿嘿,这时候根本就没有这种技术,又哪里会有这种农书?她生前好说也是个网络写手,乱编一本古代农书还是不在话下的。
“那好,那好,你一会儿好好跟我说说这本书里具体说的。”安平笑起来,又望一眼蓝氏怀里的乐渊,这小子才十个多月,就会叫爹娘,大眼睛骨碌碌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