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国家重器>第十九章 我爱老山兰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南并未被打服。边境将从此不太平。

南疆天热、湿度大。尸体腐烂快。战后。我通过广播通知安南來收尸。并言明需要打出“红十字”旗。并不得携带武器。但安南军队不听约定。來收尸时竟然架起直瞄火炮和高射机枪。我前沿指挥部恼了。炮群一个齐射。将他们全部报销。

后來。安南干脆不來收尸了。丧尽天良地任战死者尸体腐烂。仅仅几天。我阵地前沿即臭气熏天。让人无法忍受。各阵地为防止细菌传染和疾病流行。不得不用火焰pēn_shè器烧灭尸体。并大规模进行阵前防化、消毒。

这一战役。对我军來说。意义尤其重大。

我陆军第4军。在兵力无法展开的狭窄地域。在防御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官兵们打出了极高的防御水准。取得了阵地防御战的辉煌胜利。它标志着我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规律。部队经受住了严酷的战火考验。

安南军队在和平时期敢动员如此规模的大战役。也令我军高层十分震怒。据马处长介绍。前沿战况上报军委后。叶剑英元帅看着战地记者拍的照片。半晌无语。良久。经历过数十年战火考验的共和国元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才大为感慨地说。“自淮海大战以來。一次战役死亡这么多士兵。还从未有过。”

此战使我全军迅速形成了统一意志。即只要安南从高棉一天不撤军。只要安南一天不放弃争夺中越边境“骑线点”。我们奉陪到底。就会一直打下去。只到打服它、打残它、累死它。

虞松远和林涛蛰伏在作战室内。整整三天时间。全面复盘了这场大战的全部细节。在他们研讨战况的过程中。马处长一直静静地陪着他们。并参与讨论。

“小东西们。‘一号’与‘二号’此刻正在中南半dao。另有重要任务。或者明说了吧。中南半dao出大问題了。他们在收拾残局。我來前。大鹏让我转告你们。派兄弟进入中南半dao。是边境和整个中南半dao战略的一部分。事关重大。出征前。‘一号’和‘二号’会专门來给你们下达任务。”

处长的话。让他们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这三天时间。他们连吃饭。都是由温岭、许悠雨、杨梅、小红等人送下來的。

许悠雨还拿來一封來自前线的信件。信是姐姐许悠云从南疆前线战地医院写來的。她在信中描述了前线战地救护故事。强烈地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老山地处热带。地形复杂。阴雨连绵。沒有道路。负责前线军火运输的军工战士。和运送伤员的救护队。用肩扛背驼。将军火送上前线。也将伤员和殉国烈士的遗体。及时运到后方。他们付出了重大牺牲。对保障防御作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们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也热爱阵地上的一草一木。”许悠云是一个普通的战地白衣天使。她用极其通俗的语言。诉说了一个普通伤员和一首军歌的故事。

在老山前线。最苦、最危险的。就是这些负责运输的军工战士。从主峰一打下來。一直到.大战进行中。军工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前后方架起了桥梁。激烈的大战中。战场上密布着双方埋设的地雷。有时根本來不及清理。很多军工战士踩响地雷。壮烈牺牲。

老山主峰有的地方坡度达到七十度。连天阴雨。山路泥泞。军工战士们上山要背**十斤重的弹药、干粮。下山要抬运伤员、烈士。

有时个人抬一个伤员。都很难运下來。伤员太多。担架和人力不够。先抬谁。“先抬别人吧!”几乎每个伤员都会这样说。很多伤员。就是因为运不下來。延误了抢救。牺牲在后送的路上。

许悠云专门记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军工战士们抬着一个负了重伤、昏迷不醒的小战士下山。抬到半山腰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战士一脚踩滑。摔倒在地。担架的一头磕到了地上。一下子把伤员震醒了。只见他脸色蜡黄。头上冒着虚汗。不断用手挠着脖子。

军工战士们赶快给他喝了几口水。伤员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发现是战士把自己抬下來了。就吃力地说。“行了……我已经……安……安全了。把我放在这里。赶快……赶快回去。把……把我们班长接下來。他比我先负伤。比我重……要不然怕不行了!”

战友们要坚持把他抬到救护所抢救。然后再去接班长。可这位小战士急了。一用劲。从担架上滚了下來。躺在路边坚决不走。战士们沒办法。只好在他身边放了两颗手榴弹。给他盖了一件雨衣。然后返回阵地准备抬班长下來。

其实。这位小战士的伤并不轻。他腿上的大动脉被打断了。抢救时。已给他扎好了止血带。但是。他一个人躺在这里。伤口非常疼。止血带扎的地方又肿又胀。第一时间更新艰难的运输过程中。止血带不小心脱开……

结果。血一滴一滴地渗进了泥土。终于流干了。

等战友们从阵地抬着班长下來时。小战士已经牺牲了。战友们发现他临牺牲前。一只手放在胸口位置上。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撮老山极为常见的兰草。里面还开着一朵墨绿色的小花。

这个兰花。在老山极其普遍。叫墨兰。这位小战士牺牲以后。战友们就把墨兰改名为老山兰。深入前线体验生活的军旅作家。了解这个故事后深受感动。他们在在炮声隆隆的老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我爱老山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