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648章 魂梦千载开纪元 (终章)

="(" =>

刘备败亡的消息传来时,已是阳春三月,正率兵围攻邺城的刘琮闻讯之后,不由有些唏嘘感慨。 ..

这绝不是鳄鱼的眼泪,对刘琮而言,刘备其人在他的心目之中,是颇为复杂的。在他刚到这个时代之时,因后世的影响而认为刘备是个大奸似忠的伪君子,但随着刘琮自己逐步步入争夺天下的道路上之后,他便意识到,刘备的不容易和厉害之处。

在乱世之中白手起家有多困难,刘琮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即便是他自己,初到南阳也遭遇了许多棘手的问题,那还是在有刘表的支持之下。设若不是他的身份,就算说得再如何天花乱坠,又怎会得到王粲等人的相助?

从这一点来说,刘琮对刘备的态度是逐渐转变的。然而认知和态度可以转变,在如何对待刘备的问题上,却始终不会改变。

乱世之人,内心都充斥着巨大的矛盾。一面是仁义道德以及心怀天下的个人理想,一面是尔虞我诈腥风血雨的残酷斗争,既有权势扩大带来的内心膨胀,也有高处不胜寒的畏惧。

对于刘琮来说,刘备是个可钦佩的前辈,并不因他的失败而有损自己的敬意,甚至还有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遗憾——如果可能,亲手击败刘备当如何?

曹操攻克范阳消灭刘备的消息,使得邺城内的曹军上下士气大为高涨。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刘琮之所以没有倾力进攻,正是为了等曹操领兵回援。

越快结束这个乱世,对刘琮来说就越好。他不想让天下大乱持续的时间更长,也不想让更多的人,死在异乡的土地之上。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使得原本肃杀的军营,也不知不觉变得柔和起来。

自从得知曹操正领兵南下,回援邺城之后。刘琮便下令对邺城围而不攻,静候曹操大军返回。事实上曹操所领人马虽然看似与北上之前,在数量上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略有些增加,但刘琮很清楚曹操此次进攻刘备,损失也不小。

至于多出来的人马,除了原来刘备所部之外。还有一大批诸如吕旷等袁绍旧部。他们能对曹操有多少忠诚度,实在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所以实际上曹军的战斗力。是大幅度下降了的。对此刘琮并不怀疑,不过刘琮也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毕竟对手可是曹操和他麾下的谋臣武将。

从综合实力而言,刘琮相信己方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军心士气,还是军队的数量、质量以及粮草军械等,都不是疲惫的曹军所能抗衡的。

然而越是如此,刘琮就更加担心部下将领和士卒,因为这种优势而产生轻敌之心。现在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西路军在赵云的率领下。从并州长驱直入,不但掩护了刘琮所领大军的侧翼,也将战火直接燃烧到了冀州、幽州与并州交界之处。

周瑜所率领的东路大军,也已攻略徐、青,与刘琮大军和赵云所率之西路大军,犹如三支利箭,只是两翼更显突出。呈包围合击之势。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曹操的选择并不多。

曹操虽然消灭了刘备,可自身的实力也损失不小。从地盘上来说,丢失了根基之地豫、兖两州,外围的关中、徐州和青州也不必说了,就连侧翼的并州。都已经被荆州军所占。

什么是两败俱伤?这就是两败俱伤!

四月初,曹操领大军返回邺城,十万步骑连营百里,与荆州军对峙于邺城。

一方师老兵疲,另一方蓄势已久,双方接战数次,曹军将士虽拼尽全力。却仍遭败绩,损兵折将,被荆州军攻破数十座大营。

刘琮并没有因为兵力占优便一味强攻,反而应对的颇为谨慎。他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进攻的节奏,以不断削弱曹军的实力。

战争进行到现在,可谓大局已定,依附于曹操的颍川、兖州士人虽然尚未凋零,但其根基已断。如果他们不改弦更张,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步审配等人的后尘。这一点是世家大族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而

曹操在军事上的核心——沛谯集团也已元气大伤,无力支撑曹操在这场战争中继续前行。

而从荆州军的实力来看,仅刘琮亲自率领的围城大军就有十八万之多,再加上西路赵云所率的五万余众,东路周瑜所率的七万余众,从兵力上已完全占优。不过刘琮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人马众多,军械精良,粮草充足。

抛开这些对比不谈,刘琮认为荆州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来自于内部的平衡。无论是世家和寒门,文士和武士以及各方面,都在荆州新政的指引下趋于平衡。这种平衡是各阶层之间团结的基础,是刘琮统治稳定的基础。

在刘琮看来,之所以会有如今这个乱世,原因并不复杂,皇权的衰落和帝国的分裂,也绝非“久合必分”这样简单概括就能够直指核心的。

当时的农耕技术和科技水平,是没有办法维持一个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大一统帝国的。且不论是什么导致了东汉的衰亡——**也好,天灾也罢,不过是外因罢了。事实上,即便没有黄巾,没有张让等十常侍弄权,没有何进没有董卓,也必然有别的诸如红巾,黄巾,绿巾,有李进张进李卓张卓。

说到底,不过是谁统治谁罢了。虽然统治的形式在历史的进程中,看上去不断演变,但其内核呢?内核是掌握了大部分资源的精英统治罢了。掌握了经济和文化资源,才有可能跻身于精英阶层,


状态提示:第648章 魂梦千载开纪元 (终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